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觀察] 醒醒啦!加不加入亞投行,「名稱」根本不是問題呀...


台灣在國際上邊緣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邊緣化的後果,大部份的國民卻還仍如在大桶裡的水煮青娃們,一昧地呱呱指責對方,無視於即將被煮熟的事實。

  • 國際政治現實,但結論不會騙人
1976年年底,美國尼克森總統宣佈與台灣斷交,台灣正式與世界斷了檯面上的交流關係。而其實早在1970年,美國為了打擊蘇聯,在一年多前與中國交好開始,到1971年正式在聯合國上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合法權利問題」就已經埋下斷交的種子,1976年僅是這顆種子開花結果的必然結果。

美國及其他大國圖的是什麼?!當然是中國這塊口中肥肉所具備的政治及經濟價值。幾年前,國民黨、民進黨分別對於是否要支持聯合國起了一堆口水戰,甚至把蔣介石為何要自己退出聯合國一事拿出來吵,真的得再次強調,國際政治是現實的,蔣介石當時說要退出聯合國,是因為當時台灣政府已經發現美國與中共互動頻頻,有股醞釀中國加入的氣勢興起,於是當時台灣的外交人員,積極推動另一項提案,即是「如有加入或退出聯合國,需由2/3以上會員同意才可。」該項提案的原文是得要「一半會員同意」,想當然爾,這項提議在中國崛起及一堆政治利益交換之下是「失敗」了,代表台灣的影響力已經無力回天,與其被加入的中國策動,而在幾年後「被迫」退出聯合國,乾脆自己先走比較好看,就像要被辭退的人先辭職一樣,不懂大家在吵什麼。

以上的例子,只是想要強調,國際政治雖然現實,但它就是「國家實力」競合的結果,台灣比起中國就是沒人愛,本來就不會有人想和我們交朋友,這件事不會因為台灣換了哪個政府而有改變,重點仍是在台灣的「國家實力」早已不足的現狀。

  • 台美斷交的後果
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台灣幾乎退出所有的國際組織,而這些國際組織偏偏有項規定,僅讓「會員國」成員有機會在其中任職,從1976年後的近40年,台灣幾乎在所有重要國際組織缺席,即使有加入的,仍都是那些不足以掛齒的組織,或是在中國、美國兩方同意之下才發生的。

40年了,台灣缺乏與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學習,就像近年來台灣當局擔心我國出國留學人數下降一樣,沒人出國,就沒人帶回新知,這對於孤島台灣就是個大問題,而缺席國際組織更是嚴重,從台灣新聞的「在地化」、「youTube化」甚至「低能話」完全可以看出,台灣是個近乎與國際上斷絕關係的地方。

也因此,我們總看到純樸的台灣人民們,不斷被政客們操弄,無論是統派或獨派,沒人提到這些真相,因為真相會螫人,那就讓大夥兒都活在謊言中吧!

  • 亞投行是什麼?!
網路上有針對美國主導成立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日本主導成立的「亞洲開發銀行(亞銀,ADB)」到現在由中國主導成立的「亞洲基礎投資銀行(亞投行,AIIB)」做出比較。

簡單跟大家說一下這些銀行是什麼,這些銀行就像投顧公司,由主導及鄰近地區國家出錢成立,目的在幫助區域中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上所需要的資本,而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舉例來說,亞銀在亞洲各地貸款給各國做基礎建設,承包的廠商自然不會是來自未有這類資源的貸款國,因此日韓等領導國家,幾乎把這些錢賺光光,貸款國雖完成了基礎建設,但國家發展還是被大國財團把持住,這類型的國際政治、財團「合作」的案例,在各地所在多有,連世界最高道德標準的歐盟也是如此,希臘境內幾乎都被德、法財團給把持住了。有道是:「天下烏鴨一般黑呀...」

等等!為什麼台灣是亞銀的會員國,好像沒聽過台灣廠商去競標的消息呢?!喔!答案是因為台灣的廠商根本不夠力呀!比起三菱、三星等由國家力量扶植的建設公司,台灣從技術上、資本上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台灣的廠商沒地方去,常常發生像遠雄這類的公司,只能靠與北市府的「好關係」得到工程的機會囉!

這類的跨國開發銀行,主導國出的錢最多,它的影響力在這家銀行也最大,舉亞銀來看好了,日本佔了超過三成的股份,台灣僅佔1%多,中國還有6%,那所以大家可猜猜,亞銀的政策與哪個國家的「外交」政策最合?!亞銀的行長一向都是哪國人擔任?!答案當然都是「日本」。

而從台灣電視僅存的國際新聞也可以知道,中國對日本很不爽,從抵抗用日貨到國際場合甚至釣魚台事件的較勁上,那你是中國領導人的話,你會支持亞銀嗎?!那如果他不支持的話,又想透過「正統方式(貸款)」來延伸國家影響力的話,應該怎麼做?!成立亞投行就成了最佳選擇。

即使日方怎麼杯葛,印度、韓國、新加坡都已加入或表態加入,連澳洲、英國、瑞士都想一起參加,中國崛起的事實,早就不是台灣人在那吵吵鬧鬧可以改變的了。

  • 台灣該不該加入亞投行?!
台灣當然得加入亞投行,即使它又是一個骯髒國際政治的角力場。

最近台灣社會還在吵加入亞投行,台灣的名稱究竟為何?!先跟大家報告一下,台灣是日本主導的亞銀創始國之一,我們現在的名稱叫做「Taipei, China」,是因為中國要求修正的,請問你對這名稱滿意嗎?!不滿意的話,你希望台灣退出嗎?!退出的代價為何呢?!台灣還有別的選擇嗎?!

我們當然得努力加入亞投行,我認為的主因,並未被惡鬥的藍綠兩黨提出口水攻防中提及,加入亞投行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第一手」得知新興的「國際組織」到底計畫是什麼?!台灣有沒有可能從中得到好處?!如,我國業者可否也從中競標到案子,增加我國賺錢的機會。甚至是了解中共的國際策略,與我國應該應對的方向。

我不知道這件事結果會如何,只是看到台灣民間正被民粹的力量把持著,而這股民粹之氣,正是因為我們退出國際組織的四十年以來,不再瞭解國際現況、人民並未被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結果。歷史好像又再重演,閉關的清朝,就像現在的台灣,一群莽夫像是義和團想徒手打退歐美的船堅炮利似的,以為靠自己喊著聲,就能騙自己,我們還有機會,還能向世界哭訴中國的打壓,進而爭取一口氣什麼的。來,看看歐洲古國烏克蘭,被俄羅斯隻手遮天,美國、歐洲做了什麼?!烏克蘭到今日都還在內戰呢!

大家醒醒吧!台灣是有哪一點比烏克蘭值得被幫助的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而是否加入,就一定是好事呢?!哎!令人憂心的當局政府,百年累積的迂腐,在知識經濟時代仍持續,這次對於亞投行的決定終於矇對,但是組織中沒人說真話,反倒花時間拍馬屁、爭權奪利,極少數人在認真做事的情況之下,這種態度,要我相信加入亞投行,可以學到什麼東西回來,我也是存疑的。

  • 外交政策需要調整
台灣每年的納稅錢編列超過500億在之上,大多數的經費都花在服務這除了梵蒂岡之外,其餘21個會員國之上,以及部分在印尼等具經濟意義的國家身上。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都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實質利益、影響力在投資、在經營,說老實話,在中國成為大國一事成為事實之上,我實在不知道我們花那麼多錢在這些小國身上,讓他們可以在聯合國提案讓台灣加入聯合國(但都在連署未達門檻,根本沒機會到議程討論中)的意義為何?!

我國參加亞銀、中美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銀行(非會員)的費用,每年都是天價,在台灣外交政策主軸仍是針對於「讓世界知道台灣有存在」一事,這與40年前政府訂出的方向好像沒變過。在中國「不可能」讓台灣有任何國際政治地位發展的機會的前提之下,我們難道還要一直騙自己,每年花大錢派大使、外交人員去打腫臉充胖子,在小小寒酸的國慶晚會上(海地、尼加拉瓜等『友邦』的總統,可是礙於中國的威脅之下,不會來參加他們的『重要友邦台灣』的生日唷!),門關起來舉起香檳說著「中華民國」是個厲害的國家嗎?!

拜託!台灣的領導人們,你們是溥儀嗎?!可否開始面對現實吧!改變絕非易事,特別是在高社經、知識背景的外交人員,都是這改變的利害關係人,然而,勢必得等到外交政策的大方向調整妥當,台灣花錢加入亞投行才會更有價值。

而人民現在能做的事,除了一邊罵政府,另一邊炒房賺錢為自己之餘,能「開始」為這塊土地靜下來心來,訓練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去了解世界的發展與方向,進而為台灣實際上做些改變,這塊土地、這個國家才有變好的可能吧!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