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閱讀] 聖母峰之死 / 一座山的勇氣

前兩週學校九年級的畢業生,在經過一整學期體能、登山嘗試等方面的訓練後,終於迎向了「攀登嘉明湖」的挑戰,在考量學生身體狀況與氣候因素,帶隊的學校的布農族老師,宣布登頂未達嘉明湖的一行人返程;因為夜色漸現,老師們在途中也連絡了消防隊,沒想到這件事卻意外成了媒體的焦點,而偏頗、誤導式的報導,也讓學生第一次,見識到台灣媒體素質之低,與唯恐天下不亂的態度。幸好,整個過程在學校老師鼓勵之下,孩子們一個個說出從籌備到登上的過程,聽得出來,他們已經留下了比一般國中生更美好的回憶。我也為參與的師生們即使未成功,仍對整趟任務保持正確與正向的態度感到與有榮焉。

  • 聖母峰之死 (西方人的觀點) 
這本書的作者在攀登完聖母峰後的幾個月時間,就將這本書完成並出版,這本刺激、寫實且引人爭議的書,蟬聯許多國書榜多個月,本來就是記者的作者,文筆自然不在話下,在圖書館意外看到這本書,也在一週內把它讀完的我,最驚奇地,仍是在作者多次提到一位來自台灣的登山客 - 高銘和。

該書的主軸,圍繞在兩支專辦「挑戰攀登聖母峰」的紐西蘭及美國團隊的故事,作者在旅遊雜誌贊助之下,也參加了紐西蘭嚮導帶隊的隊伍;因為一連串事件串聯在一起,加上喜馬拉雅山區詭譎的氣候,讓該次登山事件成為聖母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事故。

作者透過寫作這本書,一來整理自己的思緒,更重要的,他認為釐清這些過程,將能對自己一同爬山而逝去性命的同伴負些責任。而來自台灣,帶領著「中華民國聖母峰遠征隊」的高銘和,恰好與這些隊伍同時上山。我認為作者有意無意之中,都透露出「高銘和」也是造成這次嚴重山難的其中一個原因。由於我是個愛國份子,我十分好奇更想弄清楚,打著「中華民國聖母峰遠征隊」登山的他們,是不是因為貪小便宜或便宜行事,而間接造成這次的災難。

排除這一點,作者仍鉅細彌遺地描述登山趣味盎然的細節,又將登山者在高山上腦袋不清、驚險的情景做出了最完美的敘述,是一本一看就會想要一口氣看完,而且非常值得一看的好書。畢竟我們有多少人能登上聖母峰呢?!

現在這本書改編的電影即將要上映了,它當中會出現台灣人嗎?!會以怎麼的面貌出來呢?!


  • 一座山的勇氣 (台灣人的觀點)
昨天在圖書館發現了高銘和所著的《一座山的勇氣》,在圖書館舒適的冷氣閱覽室中,也一口氣看完了。看完之後,真的覺得... 身為台灣人,真的好辛苦,也覺得我們真的要加油。

高銘和是第一個爬上聖母峰的台灣人嗎?!不是的,在他之前尚有1993年兩岸合登的吳錦雄、1994年拾方方(下山時失蹤)、1995年江秀真與陳國鈞,前面幾次都是從西藏方向登山,從尼泊爾方向的,高銘和為第一人。而也別忘記,他背負著以「中華民國聖母峰遠征隊」的名號,這在被中國佔領的西藏申請當然是不可能成功,而尼泊爾的親中態度,也讓高銘和的申請一波三折,早在1993年就送件的他,也終於在該年12月收到了攀登許可函。

申請的當時,同一個季節每一條路線僅限「一支隊伍」攀登,攀登許可費與人數分別為五萬美金與五人,不料,1996年開始,尼泊爾官方很明顯是為了增加收入,將規費與人數一口氣提升至七萬美金與七人,本為安全考量而設定的「一支隊伍」規定也取消了;換句話說,早在1993年就送出申請的「中華民國聖母峰遠征隊」,應該是當年春夏交際攀登聖母峰的唯一一組人馬才對,其他包含紐西蘭、美國隊,都是後續擠進來的。

對商業市場有些認識就知道,這些西方國家總用「經濟」的力量影響許多國家的市場與政策,我大膽假設,書裡提及的紐、美「商業隊」,一定對於尼泊爾官方開放政策有絕對的關係,不然他們生意要怎麼做呢?!這些在《聖母峰之死》中完全都沒有提到。

為了湊齊經費的高銘和,即使當時有工作的他,仍向民間、政府多方嘗試爭取,每年砸錢做外交的外交部,只給了20萬,最後是在維大露公司捐贈300萬之下,才湊齊近千萬的預算。不像那些歐美商業隊,他們向每人收取幾十萬台幣的費用,高銘和僅意思意思地收取15萬元,而參與的人許多都是社經地位不高的人,但為了同一個夢想,他們一起拼了。

然而畢竟專業的還是專業,在紐美兩支隊伍的訓練之下,幾乎他們每一位客戶都乖乖按照他們設計的「上下攀登」適應策略,以嘗試達到能登頂的生理準備;反觀高銘和隊伍,沒有一個人乖乖按他的建議做,最後還有一位台灣人在第二營(第四營最靠近頂)因為身體不適過世了,這反應出台灣團隊準備不充分外,醫護人員也找不到有高山經驗的人們也許也是原因之一(但高銘和不斷地說兩位女醫護人員非常認真),因此在美國人的書裡面,其實也只提到高銘和。

前述提到台灣人過世的事件,美國作者繪聲繪影地描繪高銘和是個「冷血」的人,但透過高銘和的文字,我大概也能了解,經過三年的籌劃,登山者最能拉到贊助的原因就是「首發」,眼見其他人一一捷足先登,又背負著那麼多單位的贊助,得知有團員過世的高銘和,當時在第四營,唯一的選擇當然是忍住悲傷繼續爬囉...不過,他書後面完全沒有提到與這位過世台灣人的家屬們對話的事,相較之下,美國作者這一塊就做得很好。

台灣終於擠進了第一世界國家,但相較起物質上的追求,台灣人對「精神上」的追求仍很不足,但那些精神,正是可以讓世界刮目相看之處,盼台灣的新一代,仍讓這件事情有所轉變。成功攀登成功的高銘和,失去了鼻子與所有的手指腳趾,書中也敘述了他復健的痛苦過程,但他不氣餒、正向面對人生的態度,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他說:「我的人生雖然有過遺憾,但也因此燦爛。」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閱讀] 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Alfred Adler),這位被稱作心理學三巨頭之一的心理學家,知名度遠低於佛洛伊德還有他的學生,但他的「正向思考」態度與思想,卻影響著後世千千萬萬的人。而讀了些關於他理論的書之後,更是對於被大家尊為圭臬的佛洛伊德那種充滿「宿命」的理論,感覺有些嗤之以鼻了 XD
大家聽過卡內基嗎?!或是看過一本叫做《秘密》的書嗎?!這些人、理論或書,其實都很明顯地是衍生自阿德勒的思想。前幾週在書店看到了《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 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一書後,一口氣就把它看完了,隔天,我又跑回去買了起來,但恰好遇到一個同事遇到些不如意的事,那本書現在已經開始它的感動之旅了。
而其實同樣在講述阿德勒的書《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這本才是最近真正在台灣賣翻的阿德勒書籍,與《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 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一書相同,兩本書都是由「日本人」著的,有讀過日本小說的人,應該很快也能迅速對這兩本書上手;而如果平常比較少看書的人,非常建議從《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開始看,這本書大概一個多小時就可以看完,每句阿德勒箴言旁,作者還用個簡單的例子,加上「黃線」標註重點,所以很輕鬆就能得到它(Get it)了;然而,如果是想再更深入一點,《被討厭的勇氣》中稍嫌枯燥卻深入的哲學家與青年對話錄,則是首選。
台灣也有直接翻譯阿德勒的書籍,有興趣的人更可以直接去找來看。


  • 阿德勒理論最讓我佩服之處

阿德勒說,人可以選擇不生氣,我們馬上會回他,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了。但是,阿德勒說,如果你在生一個人的氣的時候,你選擇大聲罵他/她,但是如果你有一把刀,你會拿刀捅下去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而小時候,媽媽在罵我們的時候,如果此時有人打電話來,她會立即轉換口氣,在輕聲輕語講完電話後,再回到瘋狂的罵人模式,以上兩個例子,都代表著「生氣」是自己選擇的,並不是別人。

佛洛伊德提過,當一個人童年不如意,可能會造成他/她人格上的扭曲,這一點阿德勒完全不認同,他認為,這些人的扭曲作為,其實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有目的」地想讓身邊的人為他們感到虧欠、感到難過,或他們僅僅只是為了得到注目。換句話說,那些做扭曲事情的人,完全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可以選擇做好,但是在那個當下,他們選擇做不好的,這都是為了某個「特殊的目的」。

再更深一層,他認為每個人都要接納自己,而非肯定自己。當我們達不到一個目標時,我們先自問是否已經盡力,如果是,那我們就要「接納」這個自己,而不是一直告訴自己「只差一點點了」,如果「誰誰誰怎樣就好了」,因為那種情況,代表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極限,還有,你把對「別人的期待」放在自己的身上了。哈!我邊寫邊覺得很言之無物,但重點就是,每個人生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認識並接納自己」,阿德勒強調,我們「不可以」對任何人「有所期待」,因為他是他,我是我,當你認為你做了哪些事,別人一定得按照自己期望回報你時,那你的人生將會是操控在別人手裡。

說了那麼多,還是大家直接去看看關於阿德勒的書吧!以下列出《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我覺得非常神奇、鼓舞人心、發人省思的句子。


  • 《被討厭的勇氣》語錄

人啊,一旦在人際關係中確信「我是對的」,那瞬間就已經一腳踏入了權力鬥爭。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不管其他人的意見是什麼,都應該在這裡畫下句點。
承認錯誤、表達歉意的言詞,還有脫離權力鬥爭,這些都不是「挫敗」。

無法把其他人當成「夥伴」,只覺得是「敵人」?!
那是因為失去勇氣的你在逃避「人生的任務」。
-> 行動面的目標有「獨立」和「能與社會和諧生活」兩項。而支援這些行動的心理面目標則是「我是有能力的」,以及「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這樣的認知。

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

當一個人覺得我(自己)對共同體來說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

針對共同社會意識之建立,應該由你開始,完全不必考慮其他人是否提供協助。

只要你和任何一個人建立了縱向關係,不知不覺間,你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會採用「縱向」的方式。

不是肯定自我,是接納自我。
「接納自我」是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己。

甘於平凡的勇氣。
為什麼需要變得「特別」?是因為無法接受「平凡的自己」吧?!正因為這樣,一旦在想變得「特別好」的過程中遇上了挫折,就會跳入極端的「特別差」。
平凡並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我們沒有必要刻意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不要用直線去衡量自己已經到了哪裡,而是要看看每一個剎那是如何度過的。(活在當下)

必須有人開始做。就算其他人不配合,也和你沒關係。應該由你開始,完全不必考慮其他人是否提供協助。



[閱讀 + 電影] 二戰,一段段未盡人事的故事

二次世界大戰,距今已有70年的歷史,但那段太慘、太苦、太悲的一段日子,為當時歐洲那群知識水平已高的人們,留下了永遠說不完的故事,也為後人留下演不完的題材與主題。以下與大家分享一本小說與一部電影。
  • 永遠無法完成的小說...《法蘭西組曲》 
本書作者是位流亡法國的俄羅斯猶太裔女作家,她先生的家族更是俄羅斯的銀行家,不過到了法國之後,他們都沒有取得身份,然而日子過得還不錯。

二次世界大戰開打了,旋即法國被德國攻下,這本書前半就是在寫巴黎在德軍入侵前,有錢人、中產階級、貧窮人們的真實寫照;從她細膩的文字裡,這些有錢人的嘴臉、中產階級的吝嗇還有底層人民認命的天性,通通像是照妖鏡浮現了。

從書的敘事描寫可看書,這位女作者的飽讀詩書,文字精緻度與福樓拜類似,但字裡行間又再多透露出了些天生猶太陰鬱。這本書本來要寫五個章節,分別是《六月風暴》,講巴黎人逃難故事,《柔版》講德國在佔領法國後與老百姓的相處。她預計下三章將是《監禁》、《征戰?》與《和平?》,然而,在法國被佔領兩年後,她也被抓進了集中營,與其他兩百萬的猶太同胞死於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因此後三章再也找不到了
  • 為何在章節最後加上「?」
這本書最後,有將作者構思這本書的流程所做的筆記,一一呈現出來,所以在章節尚未確定前,她還打著問號。可是,除了作者筆記外,本書最驚悚之處,就是它也將作者被抓後,作者自己與她先生向外求救的往來字條,通通列出來給讀者看。從中又看出,在當時的時空背景,這些被壓迫的人們所過得的「非人」生活。

在作者被抓的幾個月後,她先生同樣遭受一樣的命運,死在同一個集中營裡。當時納粹本來要連他們兩個五歲、十歲的孩子都趕盡殺絕,好在一路上貴人相伴,他們偽裝、躲藏,一直到二戰結束,而在逃亡過程中,兩姐妹只有一卡皮箱,裡面就裝著這本書的書稿及信件內容。直到近年,兩姐妹才終於決定將這些書稿呈現在世人面前,我們因而得以體會這幾十年前的真實故事,還有一睹這本難得的好書。

我自己邊看邊有種無法呼吸的感覺,特別是讀到最後意猶未盡之時,在緊接著讀作者受難的信件,會瞬間有種自己似乎也是幫兇的感覺。值得有稍微自虐傾向的朋友一起來讀讀看。
  • 有些好萊塢的歐洲電影 - 《名畫的控訴(Woman in Gold)》
這部電影講述一位猶太女生從納粹佔領的奧地利逃出後,在美國年老後,想要拿回屬於她家族的名畫的故事,這幅畫幾經波折、被納粹佔領、後留在奧地利博物館。聽我這樣描述很像不太精采,然而,這部電影透過女主角的回憶,拍出了一段一段當時奧地利上流社會的情景,當然還有逃亡的驚悚片段。
這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身為猶太人的女主角,與剛結婚的夫君在街上看到納粹進軍維也納的情形,當時,人們其實是「歡欣鼓舞」的,這在納粹暴行被揭露後,各國閃得閃、躲得躲,奧地利當局當然也是否認的。不過在女主角的敘事之下,奧地利也得面對這段不堪的過去。
女主角是來自英國的海倫米蘭,我猜測她是會法文的,從電影《美味不設限》可以看得出來,不過這部片,金髮的她,要演的德語腔的猶太人,就感覺非常唐突與不搭,不過還好奧斯卡影后的演技不用說的好,讓整部片還是相當流暢,還是非常推薦喜愛劇情片的朋友去看看!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台東的鄉親

時序進入夏季,一晃眼我已在台東超過三個月了,這段時間鮮少更新文章,不是停止寫作了,而是寫作泰半都是在寫我們負責的課後教育部落格,以及接近尾聲的第三本書稿。呵呵!怎麼聽起來就像偷懶的藉口般,然而今天在柔美的月色、曼妙的音樂及幾杯黃湯下肚(重點)後,想寫作的慾望終於抵擋不了,且讓我述說近況吧!
前兩天終於忙完這學期由我們這組負責最大的活動。我正在做的事,就是與兩位夥伴,用精彩、充實的After School Program活動讓這群離家學習的孩子,能有機會被開啟天賦、以更正確的態度成長。然而,誰來定義,孩子們的天賦被開啟了?!更直接的,誰又能決定什麼是所謂「正確」的態度呢?!工作了越久,我似乎反而越來越不確定了。

好在我的兩位夥伴,他們分別是我第一份工作、第二份工作的舊同事,在台東的這第三份工作,幸運的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好多,也讓我在那份不確定感的黑暗感覺之下,慢慢的站穩了腳步。其中一位夥伴,因為工作的關係在一陣大吵之後,他問,我一昧地想成為XXX,究竟要什麼時候,我才能當個劉政暉呢?!從他借給我的夏曼.藍波安的《大海浮夢》中,無聲的文字卻鏗鏘有力地敲醒了我,我,究竟是什麼?!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
與前兩份工作相比,我不再需要背負著企業的包袱、官僚的習氣;在工作場合發生的不愉快,想開點,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台灣的下一代好,為了我們國家的前途好,此時,我再也不會惴惴不安,覺得自己在浪費生命,反而確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是踏實的。

目前服務的學校,以一個開放的態度,將已百年且歷久彌新的華德福教育成為學校的主幹,幸運的我,有機會透過這機會,一窺「真正教育者」的用心,漸漸培養了凡事從「孩子」開始去思考的思維。正是這樣的正面氛圍,在這場域裡,好多有志一同的業師、創意者,給了我成長與繼續努力的動力。每天,看到某位孩子在某方面有些微的改變與成長,內心的滿足感、被鼓勵去不斷學習的喜悅,真的,已經足以讓新接工作的壓力得以消去大半。
一週內總有幾天,我們的工作時間是從下午一點半到宿舍熄燈,這樣的早晨,我會按一般作息起床,可能做著快20年前,在理化課之餘愛做的「漆包線」創作,或是沿著豐年機場跑一圈,沿途有幾隻吃著草的黃牛盯著我看,也有一群雖然鏈著卻不停吠著的狗群;飛機降落了,他們是來台東玩的嗎?!飛機起飛了,他們是要去綠島或蘭嶼玩的嗎?!真好!我就住在台東唷!
就在今夜,到了鐵花村聽金智娟(娃娃)的演唱,簡單的吉他、鍵盤,身旁雖多是四、五年級生,可是那種歡樂的氛圍未減之餘更是高昂的,也要感謝主唱寶刀未老的功力,唯二較熟悉的《城裡的月光》與《啟程》,帶著我回到國中的青澀年代。我憶起上週六辦的化妝舞會,舞會最後,我播放著與孩子們一同挑選的歐美當代流行音樂,他們興奮地尖叫,舞動著年輕的身軀,留下屬於他們最寶貴的回憶,在未來的那個時間點,當他們聽到這些音樂,2015在學校的這一切,是否會湧上他們心頭呢?!呵呵!這可是屬於老師這工作最棒的一部分,我們是孩子無限美好的夢想創造者。
演唱會最後,南王三姐妹的小妹與巴奈,從聽眾座位,被表演著邀請上台一同唱著《就在今夜》,那隨性、自在的氛圍,我在台東。在這個週二的夜晚,我沿著鐵馬道騎著腳踏車回家,一旁的蛙鳴、稻田的流水聲、泥土的味道,都在告訴著我,對!我想就是娃娃在一開場問好的《台東的鄉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