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週學校九年級的畢業生,在經過一整學期體能、登山嘗試等方面的訓練後,終於迎向了「攀登嘉明湖」的挑戰,在考量學生身體狀況與氣候因素,帶隊的學校的布農族老師,宣布登頂未達嘉明湖的一行人返程;因為夜色漸現,老師們在途中也連絡了消防隊,沒想到這件事卻意外成了媒體的焦點,而偏頗、誤導式的報導,也讓學生第一次,見識到台灣媒體素質之低,與唯恐天下不亂的態度。幸好,整個過程在學校老師鼓勵之下,孩子們一個個說出從籌備到登上的過程,聽得出來,他們已經留下了比一般國中生更美好的回憶。我也為參與的師生們即使未成功,仍對整趟任務保持正確與正向的態度感到與有榮焉。
- 聖母峰之死 (西方人的觀點)
該書的主軸,圍繞在兩支專辦「挑戰攀登聖母峰」的紐西蘭及美國團隊的故事,作者在旅遊雜誌贊助之下,也參加了紐西蘭嚮導帶隊的隊伍;因為一連串事件串聯在一起,加上喜馬拉雅山區詭譎的氣候,讓該次登山事件成為聖母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事故。
作者透過寫作這本書,一來整理自己的思緒,更重要的,他認為釐清這些過程,將能對自己一同爬山而逝去性命的同伴負些責任。而來自台灣,帶領著「中華民國聖母峰遠征隊」的高銘和,恰好與這些隊伍同時上山。我認為作者有意無意之中,都透露出「高銘和」也是造成這次嚴重山難的其中一個原因。由於我是個愛國份子,我十分好奇更想弄清楚,打著「中華民國聖母峰遠征隊」登山的他們,是不是因為貪小便宜或便宜行事,而間接造成這次的災難。
排除這一點,作者仍鉅細彌遺地描述登山趣味盎然的細節,又將登山者在高山上腦袋不清、驚險的情景做出了最完美的敘述,是一本一看就會想要一口氣看完,而且非常值得一看的好書。畢竟我們有多少人能登上聖母峰呢?!
現在這本書改編的電影即將要上映了,它當中會出現台灣人嗎?!會以怎麼的面貌出來呢?!
- 一座山的勇氣 (台灣人的觀點)
高銘和是第一個爬上聖母峰的台灣人嗎?!不是的,在他之前尚有1993年兩岸合登的吳錦雄、1994年拾方方(下山時失蹤)、1995年江秀真與陳國鈞,前面幾次都是從西藏方向登山,從尼泊爾方向的,高銘和為第一人。而也別忘記,他背負著以「中華民國聖母峰遠征隊」的名號,這在被中國佔領的西藏申請當然是不可能成功,而尼泊爾的親中態度,也讓高銘和的申請一波三折,早在1993年就送件的他,也終於在該年12月收到了攀登許可函。
申請的當時,同一個季節每一條路線僅限「一支隊伍」攀登,攀登許可費與人數分別為五萬美金與五人,不料,1996年開始,尼泊爾官方很明顯是為了增加收入,將規費與人數一口氣提升至七萬美金與七人,本為安全考量而設定的「一支隊伍」規定也取消了;換句話說,早在1993年就送出申請的「中華民國聖母峰遠征隊」,應該是當年春夏交際攀登聖母峰的唯一一組人馬才對,其他包含紐西蘭、美國隊,都是後續擠進來的。
對商業市場有些認識就知道,這些西方國家總用「經濟」的力量影響許多國家的市場與政策,我大膽假設,書裡提及的紐、美「商業隊」,一定對於尼泊爾官方開放政策有絕對的關係,不然他們生意要怎麼做呢?!這些在《聖母峰之死》中完全都沒有提到。
為了湊齊經費的高銘和,即使當時有工作的他,仍向民間、政府多方嘗試爭取,每年砸錢做外交的外交部,只給了20萬,最後是在維大露公司捐贈300萬之下,才湊齊近千萬的預算。不像那些歐美商業隊,他們向每人收取幾十萬台幣的費用,高銘和僅意思意思地收取15萬元,而參與的人許多都是社經地位不高的人,但為了同一個夢想,他們一起拼了。
然而畢竟專業的還是專業,在紐美兩支隊伍的訓練之下,幾乎他們每一位客戶都乖乖按照他們設計的「上下攀登」適應策略,以嘗試達到能登頂的生理準備;反觀高銘和隊伍,沒有一個人乖乖按他的建議做,最後還有一位台灣人在第二營(第四營最靠近頂)因為身體不適過世了,這反應出台灣團隊準備不充分外,醫護人員也找不到有高山經驗的人們也許也是原因之一(但高銘和不斷地說兩位女醫護人員非常認真),因此在美國人的書裡面,其實也只提到高銘和。
前述提到台灣人過世的事件,美國作者繪聲繪影地描繪高銘和是個「冷血」的人,但透過高銘和的文字,我大概也能了解,經過三年的籌劃,登山者最能拉到贊助的原因就是「首發」,眼見其他人一一捷足先登,又背負著那麼多單位的贊助,得知有團員過世的高銘和,當時在第四營,唯一的選擇當然是忍住悲傷繼續爬囉...不過,他書後面完全沒有提到與這位過世台灣人的家屬們對話的事,相較之下,美國作者這一塊就做得很好。
台灣終於擠進了第一世界國家,但相較起物質上的追求,台灣人對「精神上」的追求仍很不足,但那些精神,正是可以讓世界刮目相看之處,盼台灣的新一代,仍讓這件事情有所轉變。成功攀登成功的高銘和,失去了鼻子與所有的手指腳趾,書中也敘述了他復健的痛苦過程,但他不氣餒、正向面對人生的態度,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他說:「我的人生雖然有過遺憾,但也因此燦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