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旅行] 遇見.印尼社會企業家(上)

結束了一早疲累的攀登Bromo火山行程,我準備前往爪哇島最東邊的宜珍(Ijen)火山,在地圖上看到公路、鐵路交接處的城市Jember,就正在火山的右邊山腳下,網路上一查,當地也有間一晚雙床房(附早餐)才台幣300多,馬上就訂了下去。

在Bromo火山載的司機一直提醒我,Jember沒人會說英文,結果還真的被他說中,我的破爛印尼文竟然比他們的英文還好,好在我隨身帶的字典幫了上忙,加上比手畫腳後,原則上得知,Jember真的無法去宜珍火山,得先轉往火山東部的城市 - 邦由汪宜(Bunyuwani),再去當地找交通工具,隔天早上我費了一番工夫,終於抵達了邦由汪宜一間廉價的民宿。
我中午抵達了民宿,門鎖著,敲了敲門,一位德國女生剛睡醒的樣子,幫我開了門,爽朗的她來自德國西南邦,恰好離我當時唸書的小鎮不遠,一下子拉近了距離,剛辭掉瑞士工作的她,旅程從紐西蘭開始,非常特別的,她是去那待在語言學校裡,一反我們一直以來對於德國人英文很好的印象;同時那也是第一次與那麼多的東亞人接觸,我們彼此對於東亞與歐洲的文化差異聊了好多;接著也在她推薦之下,我決定與民宿主人,才25歲的年輕人Ganda訂下晚上的旅程。

因為12月中尚未碰上聖誕節檔期,來此處的人門可羅雀,我差點因價格考量得選搭機車上山,雨季加上又是半夜出發,真的讓我非常擔心,就在此時一對荷蘭情侶從峇里島來了,經我介紹,他們方才知道這座火山的存在,在幾經思考後,仍決定不去,原本可以搭車的希望就此消滅;一小時後,又有一個新加坡的馬來人來了,他立即同意一起搭車share費用,這才讓我終於鬆了口氣。

  • 起得比雞早
參加Bromo之旅,大概得3:30起床,但是參加宜珍火山之旅,卻得約莫半夜12:30左右就出發,原因是車子得花費1.5小時上山,然後我們還得再爬2小時的山路,而宜珍火山著名的「藍色火焰」,在日出前才看得到,所以這麼趕也是不得以的囉!

  • 新加坡的馬來人
應該大部份人都有新加坡的朋友,但大家的朋友應該清一色都是華人,而這次我終於有機會和非華人的新加坡人認識、聊聊。

才剛大學畢業幾個月的Azri,大學唸的是馬來文語言與文學,在新加坡政府完善的規劃之下,他已經開始在新加坡的中學中教馬來文,雖然出身自典型穆斯林家族,他的打扮也是時下新加坡的年輕人模樣,有種很跳的感覺。

這趟東南亞之旅,和許多非華人聊到台灣,其實大部份年輕人都知道台灣與中國的不同,不過非華人中,無論是印尼人或是新加坡人,都坦承,台灣並不在他們「想到訪」的國度中,主因就是台灣半調子的Halal飲食認證,讓他們覺得來台灣就會有壓力。Azri更有趣,他對台灣的認識,反倒是因為很多軍中學長到台灣受訓的關係,因此他一直覺得台灣應該沒啥好玩的吧!
經他之口,我也才知道,華人朋友跟我說馬來人垂直下葬一事,其實是錯的。而我也得知,每年中有個朝聖麥加最重要的月份(非齋戒月),每個國家可是有「限額」的;對於異國文化超有興趣的我,認識Azri等於打開了我對於馬來文化的一扇窗。

我們接著也談到新加坡的政府,超有效率的面具底下,其實是藏著極權政府的面紗,這個議題到時寫到新加坡再來分享,不過有件事,其實讓Azri也不太開心,那就是穆斯林世界極為流行的水煙,明年開始,在新加坡直接將成為「違禁品」,不喝酒的虔誠馬來人,如Azri,水煙是個很基本的娛樂品,但卻因健康因素,這嗜好也得被剝奪,一個朋友說得好,新加坡政府就像所有人民的亞洲父母,幫你做好任何規劃與決定,如果你不依,就準備挨鞭子(I mean it!)吧!

  • 礦工宿命
會知道宜珍火山,其實是好多年前看了Discovery節目裡的介紹,看到一群肌肉糾結的挑出,沒有任何安全措施,走進火山口內,用鐵鎚敲出一塊塊的硫磺塊,不僅得提防突然衝出的熱蒸汽外,更被迫暴露在劇毒的硫磺煙霧中。
大概爬到半山腰,我們的衣物已經汗濕,可是在黑暗中看見甫下山的挑夫,我們真的覺得自己好遜也好不捨。這群礦工每天大致上可挑兩趟,每趟挑的重量因年紀有所不同,平均是從50~80公斤,而他們換得的薪水卻不到美金十元,在社會福利制度執行的印尼,這種故事到處都可見。
  • 趁年輕來吧!
宜珍火山不是太好爬!火山活躍的這裡,上次噴發是2011年,因此當局自然不會傻傻地鋪上好走路徑,大家就得一腳一腳踏進火山碎石中,幸好現在是雨季,我們又沒遇到下雨,所以石頭路還不算太滑,但中間有段長達1公里的陡坡,真的是超吃力的,建議未來到訪者要記得帶個登山杖吧!

爬到山頂後,這裡是帶著孩子的父母的終點,其他遊客忽視大剌剌的告示牌,繼續往火山裡面爬去,我們也被硫磺煙燻得得立即帶上面罩,可是沿路還是看到好多老老少少的礦工,辛苦的挑著兩簍硫磺塊,氣喘吁吁的他們,正一口口吸著濃厚嗆鼻的硫磺煙霧,人皆生而不平等的鐵證就在眼前。

這段往下的路程,因為在黑暗中,又得走個半小時,沿途大部份觀光客都會自動讓路給挑伕們,一股不知道是煙燻還是哪來的鼻酸感就此襲來。
如果有爬到火山口底,記得要到湖邊拍張清晨的照片,看似寧靜的湖泊,這裏是全世界最高的酸湖,酸度高達ph值0.5喲!
  • 請給點尊重吧!
我們的導遊跟我說要幫我拍藍色火焰,拿著相機就往火山煙霧爬去,在暗暗的藍色火焰中,他的身影好渺小;在天色漸漸亮起的時刻,藍色火焰也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包圍著我們的火山口,如同外太空的景觀讓人有些超現實的感覺。
一旁挑夫兼礦工正用力地敲著磷礦,為了敲出暨大塊又完整的磷礦塊,他們如同在市場選貨般,東敲敲、西看看,此時一對年輕中國情侶靠近了一位正開始尋找磷礦塊的挑夫。
女:「誒!你去拿他的竹簍起來,我幫你拍照!」
男:「要先跟他說嗎?!」
女:「不用啦!一下子而已嘛!」
男:「喔!」
女:「好了!換我!」
男:「啊!那挑夫好像要放東西勒?!」
女:「別理他!先讓我拍吧!」
以上對話真的讓人惱火,特別是看到他們背著竹簍,臉上堆出笑意、手上比著ya,背景是位早已被磷礦壓到駝背的老先生,那種同樣身為觀光客的可恥感油然而生。我們不正把他們當作動物園的動物看著嗎?!
  • 原來,導遊就是挑伕
下山時,我看到導遊穿著Columbia的鞋子,問了導遊鞋子哪買的,他開心地露出缺了顆門牙的口,笑著說鞋子是位法國遊客給的,一轉身,他看到一位挑夫在前頭說:「啊!那是我弟弟呢!」「你弟弟?!」「對呀!他也是挑夫呀!」「所以你意思是...你也是挑夫囉?!」「對呀!沒有觀光客時,我就去挑磷礦囉!」「那你怎麼會說英文的呢?!」「哈!你不是住在MR. Ganda家裡嗎?!都是他教我們的呀!」「是喔!」「對呀!我大弟、小弟也都會一起幫忙呢!」
哇!我真有眼不識泰山!年輕的民宿主人,竟是開啟這群幾位礦工人生另外一扇窗的人!他的夢想如何一步步實現的呢?!下篇待續!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旅行] 在印尼,上學難

之前在秘魯,曾經遇過孩子得單程走兩小時去上課,我是沒有遇到這樣辛苦的印尼孩子,不過許多印尼孩子得「早起」去上課的傳統,還是讓人相當驚訝!

  • 四點出發不算早
是的,在印尼許多學校超級遙遠,原則上小村莊裡都有小學,一旦學生升上國、高中,往往就得到離家最近的中型城市才是,所以當我到爪哇島西南方的城市時,除了發現有些「小」小村莊沒有國小,得走半小時上學外,小村莊的孩子,就得搭上清晨四點的巴士才行,而「小」小村莊的孩子呢?!他們要不家人安排讓他們搬出來些,否則根本趕不及上課,造成許多這群孩子就只唸了小學。
一般都是七點、七點半才需到校的這些孩子,其實如果家長開車,約莫一個半小時就能到,不過這出村莊的小巴士,得先到各個人家去搜集要再出去的貨,像是漁獲、各類手工品等,許多時間都耗在等待上面。
我也看到許多孩子,一看就是國中生的年齡,就已經擁有摩托車,一整路飆著車去上課,在維護狀況多不好、交通違規普遍(或可以說完全沒規矩)的情況下,險象環生的狀況就常常發生。

  • 為期一週的校外旅行,想參加嗎?!
哪個學校那麼好?!竟然擁有為期一週的校外教學耶!
錯啦!這群孩子為了這趟旅程可是辛苦的勒!

在爪哇古都「日惹」期間,恰好遇上許多印尼高中生的校外旅行,他們大多穿著整潔的制服,其實看起來感覺非常的好,與其說他們是去參觀古蹟遺址,倒不如說是到處「自拍」,如果說要學到什麼東西,我猜的確是相當有限,我與同行的俄羅斯人提到此事,他卻回我說:「Come on! 想想你國高中時的校外教學,你在幹嘛吧?!」這個回答還真算是「神回應」!
這群學生不斷地找我和其他觀光客拍照,所以當我在參觀日惹的皇宮時,一旁還有位門票附贈的英文導覽員時,我終於請她問問這些學生他們的背景,結果這些學生可辛苦啦!他們竟然是從蘇門答臘來的,所以花了整整兩天,搭船、搭巴士到了日惹,經歷三天的校外教學後,再次花費兩天的時間,搭巴士、搭船回去日惹。

身在台灣的我們,一次搭個六小時巴士就很恐怖了,更何況是兩天?!
  • 昂貴的教育
義務教育,在印尼是奢侈的想像,上學可說是件奢侈的事,底下簡單說明各階段教育名稱與費用:
1. 國小:SD/ Sekolah Dasar
—> 不含制服、書籍、飲食、住宿等費用,每個月9美金

2. 國中:SMP/ Sekolah Menengah Pertama
—> 不含制服、書籍、飲食、住宿等費用,每個月13美金
3. 高中(一般高中):SMA/ Sekolah Menengah Atas
—> 不含制服、書籍、飲食、住宿等費用,每個月16美金
4. 高中(特殊專長,如科技、秘書、烹飪、旅遊、機械等):
SMK/ Sekolah Menengah Kejuruan
—> 不含制服、書籍、飲食、住宿等費用,每個月16美金

到了大學情況更誇張,收費標準還高於台灣的私立大學。有些中學或大學有「秘密家訪」的設計,如果發現學生的家豪華,甚至會逕自提高收費,種種因素都讓求學之路,難上加難。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能在台灣長大的我們是何其幸福的呢?!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旅行] 天空之城 - 印尼Bromo火山群

來到東爪哇,最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拜訪Bromo火山,不過一路走來,連日的午後雷陣雨、網路氣象都指出,Bromo區域也是連日陰雨綿綿,住在來印尼工作的表哥表嫂家幾天的我,在他們對於安全考量的囑咐之下,我乖乖地沒安排拜訪火山的行程,我這麼乖,另外一個主因就是價格考量,Bromo的Tour大多是私人的,打去幾家網路業者後,我一人參加的價格都是天價,兩天一夜就高達200多美金。
我決定到泗水(印尼第二大城,也是最靠近Bromo的國際機場所在)住一晚碰碰運氣。幸運之神真的對我太好!網路訂的這間旅館是由印尼華人經營,長得像日本人的老闆妹妹,努力幫我詢問後,竟然真的找到一位司機,答應給我可接受的價格,搭他的回頭車上山去。在一陣雷陣雨中,我們緩緩駛向山城Bromo。

泗水(Surabaya)旅館:
Ikiru to live
一晚單人房約台幣450元

  • 黑暗中的英文課
司機名叫Juned,雖然一開始我因為被他告知這費用不包含國家公園門票(將近美金20元)有些不爽,可是英文算不錯的他,沿路和我說說笑笑的,倒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在印尼,據說公立學校是不教英文的,所以如果是經濟環境普通或差的家庭,他們英文要好,真的是非常困難,因此Juned就是在十年前投入觀光業後,才漸漸開始練習英文。所以他很主動地希望我指出他說不對的地方,一整路我就在教他英文、台語與國語,然而印尼文並沒有抑揚頓挫,所以他說起臺語或國語也是怪腔怪調的,可是他英文卻有幾句帶著濃濃的澳洲腔,原來他的觀光業生意是從澳洲人超多的峇里島開始做的。

除了這些正經的東西,他還問我,台灣是不是也很多Free Sex,因為他說澳洲人常常以為峇里島很多的阻街女郎都是自願與他們上床,常常鬧得沸沸揚揚的,這個問題我也還真是傻眼。

Bromo行程司機:
Pak(Mr.) Juned
FB: Juned BromoLink
Whatsapp: +62-813-315-06856
Email: Junaidibromo@gmail.com

  • 老了!真的是老了
這趟旅程因為碰到大雷雨,沿路到處都看到淹水的情況,就看到最高的馬路,上方奔流的水衝進各戶民宅中,除了擔心當地居民的損失外,更對我隔天要看日出的行程感到絲絲絕望。
因為中間還去吃個路邊攤做晚餐,看了司機喝了杯五顆蛋的精力湯後,抵達旅館都已經十點了,大概15度的低溫,我迅速地進入夢鄉。不過本來說好四點才出發的行程,另外一位吉普車司機三點半就來敲門,要我五分鐘內要準備好。等我到了吉普車,本來說好我自己包車的行程,竟然裡面已經坐滿六個人,五個印尼當地的高中男生與一個男性白人,司機硬要我和兩個學生擠進容納兩人的座位。
各位也是知道的,我常常想把自己的腿砍掉放在置物箱內,在這種膝蓋碰膝蓋的座位設計之下,我的腳更是讓車內更卡了,不過友善的印尼學生,仍是向我點點頭,笑著說:「Mr.,Ok!Ok!」。在一陣天搖地動中,我的頭撞到車頂側面的鐵條大概三十次後,我們在一片黑暗中下車了。順著人群,在阿里山看日出的回憶躍上心頭。
因為現在屬於觀光淡季,這「淡季」是針對外國觀光客而言,因此在十分鐘腳程的觀景台,一如往常的滿滿人潮中,大多其實是印尼人,看著大家都是一群朋友出來玩,穿著薄外套、頭巾、帽子,在這約十度的天氣下,孤獨感與挫折感襲上心頭,再加上太早起與路程顛簸,我真覺得有些吃不消。
啊…原來這就是老的感覺呀!

  • 還好,日出不是重點
根據經驗,看日出極為帶賽的我,這一天要看到日出的機率實在不高,但我在上吉普車前,有瞄了一下天空,看到好幾顆星星,希望今天會有奇蹟。
可是答案揭曉,今天的日出仍是遜,大部份的陽光都被雲給遮住。幸好,在Bromo的日出行程,「日出」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要看看幾座被雲霧包圍的火山,在黑暗中慢慢甦醒的樣子。所以我不用對廣大帶著大相機的群眾負責了...呼!

眼前三座火山,兩座是清楚的錐體,另一座冒著煙的就是Bromo,大家擠在觀景台的欄杆上,大部份人還甚至是團體出動,我只得從隙縫中拍照。本來以為我手舉高就很好拍的,被最近在印尼超級紅的「自拍神器」給完敗,看來未來各景點的照片,會有越來越多不同的角度的照片了!

  • 天中之城
我們住在Bromo小鎮是在視角中的左側,一個看起來很像南非開普敦的桌山的平台上,三座火山就是從平台下廣大的平原憑空冒起,清晨的雲朵像是一碗熱騰騰的蛋花湯,剛出爐的蒸氣,還從碗邊緣漫出來,漫到了平台上,那種難以形容的美,真的是宮崎駿動畫中難以呈現出來的。
在太陽越升越高之下,火山、樹木也都換上了更鮮艷的色彩,群眾們也隱約地從口中傳出驚呼聲,可惜吉普車司機約定的時間要到了,我逼著自己從好不容易出現的暖陽前下山。
  • 登Bromo 
吉普車接著開下剛剛裝蛋花湯的碗底,在太陽出現之下,一小時後,陽光就把蛋花湯給喝得快見底,等到了底下時,只剩幾絲雲霧飄在空中,這時反而有種進入西遊記中魔幻場景的感覺,也對,火焰山就要到了。
大約來回四公里的平路加山路,可以花個台幣120塊,騎馬到路途的2/3處,在由自己完成最後的1/3樓梯部分,我一下車還是決定用自己的雙腿一股腦地往火山衝去。馬伕們也很有趣,在越靠近樓梯的地方,馬伕開出的價格就越低,有種在上經濟學課的感覺。

原則上因為沒下雨所以火山不難走,不過要沿路閃馬糞還是要多小心,而且在2000多公尺上爬山,很多年紀稍長的長輩在臉色發白之下,我一直注意他們會不會突然往後倒下,幸好一整路都沒發生啥事,還遇到一團已經五六十歲的大陸攝影團,男男女女各個都健步如飛,兩個老太太邊爬邊要炫耀自己體力,其中一個講到自己在墾丁浮潛的經驗,另一個因為沒有浮潛過,只好轉換話題,提到自己女兒到綠島浮潛的難忘經驗,他們彼此強調墾丁與綠島之美,害我都想過去跟他們說謝謝了。
登上Bromo後,淡淡的硫磺味隨著蒸氣冒出,膽大的人可以沿著火山缺口往左走,還可走到1/3遠,之前遇到一個俄羅斯人不斷強調要去走,我也跟著幾個白人爬了上去。右邊就是看不見底、冒著蒸氣的火山口,左邊則有絲絲雲霧黏著火山側壁,感覺十分奇妙。到了最遠處,我拿出小時候吃過、正在超市特價的Pocky草莓棒,不真實感又更高了!
  • 走進夏威夷 
夏威夷也是由火山所組成,之前看書上夏威夷大島的主要火山,那噴發過的山壁長滿了綠色植物後形成的美麗畫面,竟然也在Bromo遇到了。
回程的最後一站,就是往Bromo火山後方的另一座小火山開去,這不久前才噴發過的火山,因為雨季的關係,山壁也慢慢冒出綠芽,遠端雲朵散開撒下的光芒,為此處加添了神秘感,神奇的Bromo火山之旅,也在這難以忘懷的美景下畫下句點。

  • 插曲
Bromo區域的人,其實大多是務農的「印度教徒」,所以Bromo火山下就有座印度廟。而當地人種的作物,大多是洋蔥、馬鈴薯與高麗菜,有些還有混種的情況,好想跟他們說這樣果子長不大的啦!
今天進到車站買票,肉腳的掮客一下子就被我識破,待我自己出去找巴士時,還讓我買到比他開價少一半的票!哼!上車後一位老伯像我搭訕,大概是問我打哪來的之類的閒聊。後來等我到站後,下車又被當地人推上當地小巴士,車上一樣有位阿婆找我聊天,還好遇上大雨打斷我倆的對話。

我一直覺得有些怪怪的,但說不出為什麼,這謎題等我進到超市買東西後才揭曉,兩位店員跟我講了一長串印尼文,我只好用英文回,其中女店員不死心,再用印尼文問我,「你是印尼人嗎?!」,我說「我不是,我是台灣來的。」她一臉不敢置信,我繼續問她,「我看起來像印尼人嗎?!」他們兩個店員竟然給我點頭如搗蒜。

啊~~難怪我買車票買得到當地人的價格啦!一切都有解釋了...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旅行] 慢活,印尼日惹初體驗

在東南亞旅行,除了幾個度假勝地、豪華旅館,可以讓人享受「放鬆」的感受外,其他大部份時間,對於旅行者來說,面對較台灣差的物質環境,那種「不確定性的壓力」總是如影隨形地跟著。

然而旅程中,直到了印尼爪哇島的古首都 - 日惹(Yogyakarta),在雨季也是淡季的現在,卻讓人處處感受到放鬆的感覺。相較起大部分人一日遊的匆忙行程,我一連就在這待了四天,也對這裡的安全、自在感感到著迷與喜愛。

  • 印尼民宿初體驗
從馬來西亞的吉隆坡直飛日惹,等於從東南亞前三大的國際機場來到了國內機場等級的機場;在諾大的機場晃過頭,被迫用百米速度、通過安檢才抵達登機門的我,一到日惹,對於這航廈就和一間辦公室一樣的大的空間感到驚訝,更扯的是,這裏的行李輸送道竟然不是繞一圈的,是只有短短的五公尺,所以當行李運出時,整架飛機的旅客就這樣擠在小小的空間內伸手,想從不斷增高的行李山中抓到自己的包包。
我住的地方並非在市中心,可是網路上對於這間B&B主人的評價卻是高到頂天,為了這點與實惠的價格,我也讓這裡成為我印尼第二段旅程開始的住所。
一對夫妻與女主人的妹妹、弟弟共同經營的民宿,姊妹們隨時設身處地的貼心服務,遠比豪華旅館中那種偽態作揖的感覺好得多,在印尼的頭幾天天天下雨,這也讓基礎建設不佳的此地,網路更加不穩,女主人為了要幫我在沒有英文版的鐵路局網站查火車時刻表,竟然用整整一個半小時不斷嘗試,只為了幫我解決問題。有華人血統的他們,比已經非常愛乾淨的印尼人更加愛乾淨,每天拖三次地不說,整間房子完全摸不到一點灰塵,以台幣400元的價格來說,完全就是物超所值。

也許就是遇到了他們,也加深了我對這個城市的信任。
旅館資訊:
Omah Sabah B&B
Jl. Plumbon No. 279 RT 11/15, Janti, Banguntapan, 55198 Yogyakarta, Indonesia


  • 老鼠路 
印尼所有大城市的交通,一直以來都被人詬病,日惹雖然才50萬人,在上下班時間,路上的噪音與塞車仍會讓人受不了,那一天,同間旅館的波蘭人,與我一同參加了個4am出發的Tour,我們一連參觀了名聞遐邇的佛教遺址Borobudur與印度教遺址Prambanan回來後,睡了個悠哉的午覺,他邀我一同到三公里遠的Mall去晃晃,一來可以吹吹冷氣,二來是為了在美國工作的他,解解對於速食的鄉愁。
女主人的妹妹建議我們,有個選擇就是往後方的小巷子走去,仍有許多稻田的這裡,這種路都被稱作「老鼠路(Jalan Tikus)」,不過她表示上次有位土耳其人就在裡面迷路而被迫原路折返。由於太陽未下山,可以讓我判斷方向,我就領著波蘭人走進了這些盤根錯節的老鼠路當中。
一走進老鼠路裡,就像走進時空隧道般,如同台灣三十年前的鄉間小路躍上眼前,在旅館主人保證日惹絕對安全之下,我們也放下警戒地去欣賞沿途的美景與可愛的人事物。一開始被突然出現在家門前的外國人嚇到的孩子,一分鐘內,就恢復貪玩的本性,互相打賭般要其中一個孩子靠近我們,我也故意在小朋友很靠近我時,猛然作勢要衝出去,他們嚇得一轟而散好不開心。

而最讓我感到陶醉的,還是在夕陽中的稻田,搖曳著的稻穗隨著雨後的陽光,在地面上拖出長長的影子,對我來說,這遠比當地著名的皮影戲還要美。回程時,夕陽西下,遠處傳來清真寺的禱告聲,我們走在小路中迷了路,如同不速之客的我們,出現在已經冒出炊煙的民宅前,婦人先是被我們高大的身影嚇到,一發現我們需要幫忙後,再度展現出印尼人普遍的客氣與熱情,讓我們兩隻大老鼠順利找到回旅館的路。
很多人說台灣人對外國人很友善,在這穆斯林的國度,這群可愛又親切的人們,同樣讓我這旅人的心總是暖暖的。

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旅行] 再現,麻六甲的昔日風采

  • 從新加坡前往麻六甲

新加坡的Bugis站出口不遠處,有個不起眼的巴士站,從這兒可以直接搭車到馬來西亞的麻六甲。我一度以為這速度不快的新加坡捷運會害得我遲到,好在最後還提早十分鐘抵達。
這段巴士在離開新加坡前,還會有段小小的新加坡「縮影」之旅,從還很新的金沙賭場、海濱公園、全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感口、科學園區到一棟棟蟻居般的國民住宅,新加坡政府的良善規劃能力、執行力一覽無遺。

  • 一座橋,兩個世界 
我們的巴士與一輛中國遊客的遊覽車一起到達關口,他們的旅程都是七天「新馬泰」一條龍。一走進挑高的海關大樓,只看到五位海關人員,超強冷氣迎面撲來,一位中國婦人找不到從新加坡入境時,那張小小的收據卡,著急地呼喊著導遊,而導遊似乎開口催促這位海關人員,他馬上回:「你急什麼?!我不讓她過的話,你們整班車還是得等她。」十足的「大國氣勢」,幸好婦人的女兒在此時,從一個夾鏈袋中發現了那張收據卡。

由南而北通過這條長長的橋,往左看去,新馬的石化工業如同麥寮般橫亙在這忙碌的海峽上,到達馬來西亞端時,約莫十人,有男有女穿著破爛地在淤積的海岸邊釣魚,這些魚怎能下肚。

馬來西亞的海關,檢查鬆散,在悶熱建築物中提著自己行李的中國婦人,露出了副鬆了口氣的樣子。
這段從海關到達麻六甲的路程,需先穿過狹長的柔佛州,大約3.5小時,沿路除了了無生趣與記憶性的自然景觀外,一面面地產開發的看板,裡頭光彩奪人、豪華的建築物,是路程上最主要的點綴,資本主義又再度勝利。

  • 馬來西亞的台南
麻六甲與台灣兩個城市,分別是半島與島嶼的最古老的城市,今日兩國的首都早已易主,檢視其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從曾被荷蘭殖民,亦曾為該區域最繁忙的海港,卻在河川泥沙淤積、船隻吃水深度加深後,船走了、錢走了、人也走了,留下的只有蕭條。好在,近幾年觀光興起,特別是麻六甲更被選入聯合國文化遺產,台南也在「慢活」風氣興起後,古城再度重出江湖,以她最迷人、有厚度與溫度的樣貌,呈現在大家眼前。
  • 聖徒的故事
法蘭西斯神父,一位西班牙人,跟著葡萄牙的艦隊來到麻六甲,在這裡建立的馬來西亞第一間教堂。帶著上帝的旨意,他曾數度前往其他國家傳教,在荷蘭人從葡萄牙人手上奪下麻六甲後,他輾轉定居印度西岸的海岸城市果亞(Goa),(這個城市就是李安的少年Pi,那個印度家庭本來待的城市,今日果亞已成為度假勝地),神父最終在那病逝。
多方人馬向梵蒂岡請求,希望教宗能將法蘭西斯神父封為聖徒,但按規定,法蘭西斯神父需有骨骸放置在梵蒂岡才可,於是信徒們還真把神父從墳墓裡拉起,將他的右手腕砍下送回梵蒂岡,從此,法蘭科神父如同<<魔戒>>裡的巫師,一舉變成「『聖』法蘭西斯(Saint Francisco Javier)」。

麻六甲的那間舊教堂,雖然今日只剩四堵牆,裡面還變成荷蘭人埋重要人士的地方,在20世紀,麻六甲官方在教堂前立了尊聖法蘭科的雕像,結果一陣大雨襲來,雕像旁的樹倒下壓到了雕像,猜猜雕像哪裡有損壞?!沒錯,這尊雕像從此少了個右手腕,今日仍是如此。
不只第一間教堂,馬來西亞第一間清真寺(當地稱作回教堂)、第一座佛寺都在麻六甲。華人木匠偷偷在清真寺上留上「囍」字,也在廟宇樑柱上,幽了荷蘭人與馬來人一默。
在麻六甲,永遠都有聽不完的有趣故事。

  • 鄭和下西洋
鄭和這個祖籍雲南的回教徒,小時候被綁架後被丟進宮,淨身成了太監,但他與生俱來的英勇、大將之風,帶著天朝的旨意,一共與27,000人下了七次南洋,在麻六甲也留下為數不少的古蹟。
在此之前,我先簡單說說麻六甲最古老的故事。

麻六甲是由一位王子所建。這位王子出身印尼蘇門答臘(Sumatra)的皇室,後來他到了新加坡(古稱淡馬錫,那也是目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母親控股公司的名字)一帶,被追擊後繼續北上。一天,他到了麻六甲區域打獵,看到一隻被狼狗逼到河岸、無路可退的小鹿,竟然轉身與狼狗奮鬥,最後反倒是那隻狼狗跑了。王子驚訝、著迷於小鹿的勇猛,遂決定於此建成,他問了身旁隨從,一旁結著果的樹為何名,「麻六甲」,至此成為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城市。
鄭和每次到南洋,總會到麻六甲補給,也為明朝與古麻六甲帝國建立良好的關係,與西方國家到了一新處,總開始毀滅當地文明、掠奪當地資源不同,中國古代帝國總以「你乖乖的稱我為王,按時納貢,我就不干涉你」的原則,讓亞洲各國的文化的多樣性,遠遠大於歐洲,中國在當時,就像大哥哥般,維護著區域的和平與繁榮。

當時麻六甲帝國常遭遇北方暹羅(今日的泰國)的騷擾,他們向天朝求救,於是鄭和一趟南洋行,特別派使者前往暹羅講和,讓麻六甲與中國的關係更加緊密了。

  • 「中國的」鄭和下西洋
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東南亞國家,就是馬來西亞,前幾年他們還在慶祝雙方建交四十週年紀念,於是第一個到馬來西亞的中國名人「鄭和」,也就成了中國方面推動交流的最佳題材。
在狹窄的舊城區中,一位婦人在掃地,看到我在拍路旁的小狗,親切地邀我進一間古色古香的茶樓拍照,她推薦我可以付個十塊馬幣,進去參觀二樓的「鄭和博物館」,我客氣地回她說我晚一點再過來。傍晚時,我想起我已經和她提到我是台灣人,為了讓她覺得台灣人言而有信,我只好再來到茶樓。
麻六甲的房子大多為荷蘭時期所建,因為荷蘭當局是用門面「寬度」來收稅,聰明的中國移民們,多半建了當地這種門面窄但很長的建築物,所以本以為婦人所提的博物館,大概僅需五分鐘就可逛完,但最後發現,這博物館可是連著好幾棟的建築物,展品雖不算精緻,而且看出大多都是中馬建交四十週年的展覽所拆下的,但內容的豐富性與有趣性仍是沒話說,我走花看花,還是超過一個小時才勉強走完。
展覽主題包羅萬象,難免有些雜亂的感覺,不過畢竟它提到的任何內容,我其實都從沒聽過,所以就當翻很多本雜誌來看,其實也是不錯的囉!展覽主題從鄭和與穆斯林的關係、下西洋的路線(事實上是遠到非洲。展覽中,中國學者還引用各國歷史學家所說的話,「明示」、「暗示」著鄭和應該比哥倫布還早發現美洲大陸)、艦隊的經營、船員們的生活、與各國的交流等。
展品中當中還有一隻長頸鹿,說明牌說著牠被從肯亞帶回了天朝,還被當時的人們認定為麒麟;而我覺得最有趣的部分,還是當時船艙的擬真版,它們秀出像是飲用水,還有為了預防維生素不足,得不斷栽培的豆芽菜等,很難想像鄭和下西洋可是幾百年前呀!然而畢竟旅行辛苦且危險,最後隨著鄭和回到中國的,只有當時出發的1/10人數。
台灣教育膚淺的歷史教學,讓我在畢業十多年後,終於對這位偉人「鄭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更對於身為華人的我,感到一絲絲的驕傲。真的好希望台灣的教育,能夠快點翻轉,我到了這一大把年紀,可才終於體會「學習」的快樂呀...

  • 最傳統的馬來西亞早餐
今日麻六甲的中國移民,其實大多數仍是在兩百年內從中國南部遷移來的,而他們當時多半都是男性苦力,造就了馬來西亞特有的「峇峇、娘惹」文化。
「峇峇、娘惹」是指中國、馬來混血所生下的孩子,他們是大多都是由馬來的母親所撫養長大,所以峇峇娘惹們,只會說馬來文與中國方言(如福建話、廣東話),但他們卻過著比中國人還中國人的日子,遵循著數百年前的中國傳統,而峇峇娘惹們多半與英國殖民者關係良好,時至今日,即使峇峇娘惹文化都進了博物館,可是馬來西亞今日的產業,仍有極大比例掌握在他們手上。
而麻六甲舊城區,就由飄洋過海的苦哈哈中國人所居住,由於他們一早就要上工,所以包含我們熟知的肉骨茶、雞肉麵等份量極大的食物,其實都是早上吃的,這點就像台南人一早喝牛肉湯的原因一致。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這種一杯黑咖啡,配上一份炭火烤、塗上椰漿的吐司,以及兩顆半生不熟的蛋的好吃早餐。

  • 美食不間斷
原則上,大馬的美食大多都是由華人所創,他們移到了南洋,生活艱苦之下,大家丟出行李內僅存的藥材,無心發明的肉骨茶,到三塊肉串在一起的沙爹(發音就是從「三塊」的福建話而來),或是保有原來特色的鹹粥、港式包子、點心、雲吞(餛飩)麵等,都讓我的麻六甲之行更加不可思議。
我真的好喜歡麻六甲呀!悠閒又富文化,我想我會再來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