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閱讀] 非洲的宿命 - 大河灣

書名:大河灣
作者:V.S.奈波爾
譯者:李永平
Book Name: A Bend in The River
Author: V. S. Naipaul
在200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奈波爾,在旅遊文學中也寫下不朽的「印度三部曲」,當時要到印度交換學生前,本來有打算一口氣看完,但在圖書館一翻開後,看到艱澀的文字我就再次闔上了;這幾年多看了一些書後,開始覺得一代文學家的作品咀嚼起來更有味道,尤其是他們對於人性的觀察鞭辟入裡,讓我改變的啃書的口味。有時,頗能體會暴君為何會懼怕文學家,因為在這群觀察人性透徹到極點的文學家面前,暴君就如同沒穿衣服般被人看光光了。

  • 背景

出生於加勒比海千里達的奈波爾,在大學畢業前往牛津念書後,即下定決心絕不回自己的故鄉;千里達位於加勒比海島鏈的最下方,去年年底搭機從巴拿馬要轉往其他加勒比海小島,得先在千里達轉機,飛機沿著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北部時,放眼看到的幾乎都是荒漠與沼澤,而等到繁榮的千里達首都西班牙港出現時,讓人有種為之一亮的感覺;與委內瑞拉共同分享一大片油田,這讓千里達的國民所得與台灣差不多,不過石油資源並未帶來相對應國家人民素質的提升,再加上印度裔大多背景是英國殖民時期的勞工,可能讓聰明的奈波爾無法接受;然而他身上流的還是印度裔的血液,他所受到矚目的作品大都是關於他印度裔背景的小說。

  • 東非的印度人

這本書是以東非印度裔生意家族的兒子,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這故事;是的,印度人和華人到各地經商都頗有斬獲,再加上過去有許多的印度與中國勞工,這兩國人對於自我文化認同也高,於是各地就產生了好多個小印度與唐人街。

去年在薩爾瓦多爬山時,就遇到一對從「東非」移民到「加拿大」、已經將近50歲的印度裔姐妹,兩人健步如飛地穿著短褲爬火山,除了膚色,他們就和一般的加拿大人無異,比較有趣的一點,在火山頂時,我好客請他們吃薩爾瓦多國民點心"Chicharrón(炸豬皮)",他們也很自在地伸手要拿同時順口問了一下這是什麼東西,我回答「炸豬皮」時,他們就像觸電一樣馬上把手伸回來,與他們聊過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東非有為數不少的印度裔,同時他們也大部份是穆斯林。

作者厲害之處就是他把非洲的歷史人文了解一清二楚,在讀小說時,常會有種「他就是再說XX國家」,但下一段時又發現不是;小說的主人翁生於大家族衰敗的趨勢上,他想放下沈重的家庭榮耀壓力,一人逃離家鄉往西走,定居在一個叫做「大河灣」的城市;主人翁就隨著大河灣這小鎮幾度興起又墜落,讓人深刻體會到非洲的無常與宿命。

  • 神父的故事

在大河灣有位神父,對於非洲文化擁有強烈的興趣,同時也對教育擁有極深的熱情,從主人翁的視角,可以發現一開始大家都對這位神父相當讚許;然而在小鎮經濟漸漸走下坡時,神父一次前往部落蒐集面具(和小說封面呼應)時,被殺害且被肢解;正當讀者感到驚訝時,主人翁的心境竟也隨著這城鎮的毀壞而改變,他漸漸認同非洲人的殘忍行徑,認為神父的所作所為無非就是殖民心態的轉變,這個不正好反映出當代各國的現象嗎?!援助者自命清高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受援者身上,從聯合國、世界銀行到各國援助組織,其實都沒有兩樣。

這位神父的故事,讓我想起過去的經歷,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去思考作文化保存與文化教育時,自己的定位與可使力的點究竟為何。

  • 無止盡的循環

藉著自然資源的輸出,熱錢湧進大河灣,一個嶄新的城市誕生了,不過牆上掛著大統領的照片,卻從本來的西裝照變成了非洲傳統服飾照,集權統治、貪官污吏在體制不健全的國度四處蔓延,當投資課發現沒機會了,紛紛帶著錢走了,熱帶森林再次把渺無人煙的城市吞沒。

西方人為了獲得利益加諸於非洲身上的規矩與生活方式,一旦在經濟面瓦解後,人民的怒吼與好戰習性就如同海嘯將整個國家淹沒。是嗎?!本來那是個國家嗎?!在西方人眼裡也許是,但在各部族間上千年來的不合卻被硬湊在一起的結果,非洲走向不安定的無限輪迴,非營利組織、國際組織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嘗試做些事,讓經濟殖民母國對於非洲付出代價的發展減輕點罪惡感。

在大學時讀到30、40年前,非洲是沒有飢荒的,對照於今日的慘狀,世人不禁要問,世界到底怎麼了?!誰應該要為這些事付出代價?!

1 則留言:

  1. 有人說,國際援助不過是21世紀的新殖民主義。
    記得2009年跟著聯合國團隊在非洲坦沙尼亞做研究的時候注意到這個議題,所謂的外來國際力量的介入,到底對多數人民所得低於1美元的非洲國家到底是助力還是阻力?
    根據我個人經驗,當地人民的確會歡迎你,不過是因為你的"錢",他們不在意你是否真正幫助他們,或是UN偉大的計畫是否發生實質功效,人民在意的事從你"個人"身上不管是乞討、欺騙來獲取金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非洲人民平均壽命約在40歲左右的原因,大多數人民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願景?未來?來來先喝了這杯在說...每天都很開心的過在當下(不過這也是台灣人所欠缺的活力)
    不過我也必須要說,在坦沙尼亞,政府的力量微薄,最有權勢的還是各部落的首長(類似酋長之類的),酋長可以左右政府和UN力量是否進入部落,我當初就大概被兩個部落的酋長因為不歡迎外來人(亞洲)進入被趕走了....酋長沒同意的狀況下該部落不會有任何人跟你說話或給你資訊,排外性很重的部落會如此,這也造成極度封閉的集權小社會。
    國際援助必須建立在"施與受"兩方平等利益的狀況下才有機會在非洲成功,一旦援助國以老大哥的立場指揮,那肯定完蛋,因為非洲不吃這套,相信我大概就虛應你而已。巴黎宣言裡面以受援國為主體的概念讓我非常欣賞,終於有人注意到過去國際援助所欠缺的部分,而非僅是出錢是老大的心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