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窮人的銀行家
作者:尤努斯(Muhammad Yunus)、喬利斯(Alan Jolis,美國記者)
譯者:曾育慧
可算是諾貝爾和平奬得主自傳的這本「窮人的銀行家」,講述了尤努斯一路上成長、求學、赴美負荊求學、協助孟加拉獨立、發現貧富差距的真相(經濟學理論的貴族性與忽略窮人的問題)、成立葛拉敏(Grameen)銀行、於2005年協助一億人脫貧、繼續努力推動社會企業的故事。
這本書挺有趣的,因為它雖主要是以尤努斯第一人稱撰寫,但卻可以發現另外一位作者是個美國記者,更妙的事情來了,它的原文書名竟然是法文的(台灣版的也是),怎麼會這樣呢?!
- 為什麼我們很少聽到尤努斯做的事的真正內容?
上大學那年,尤努斯才剛得獎,理當我們課程應該要加重這部分介紹,不過卻無。雖然尤努斯得的是諾貝爾和平奬,可是他身為一位經濟學教授卻證明了各種「經濟學」不合理的概念;不過這也難怪,畢竟所有經濟學者都算是「利害關係人」,如果真同意尤努斯提出的「不需擔保品就能借貸」以及「窮人都是創業家」的概念,除了經濟學界、銀行業、國際援助等得砍掉重練外,資本家所定下的遊戲規則也得重新設計,所以可以想見像我一個不太認真的經濟學系學生以及廣大的普羅大眾,在這群強而有力的利害關係人「努力」之下,我們對於尤努斯的概念迄今仍是一知半解,我甚至還有聽過「尤努斯的理論已經失敗了」的傳言。
- 實際精神
簡單來說,我們一直都認為「窮人沒東西吃,所以我們給他們魚吃」,近年來世界好像有點進步,觀念成為「給他們魚吃,不如教他們釣魚」。試問,如果這群窮人不吃魚呢?!
另外一個重點:「窮人其實都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只是欠資本」。尤努斯和他的團隊做的事情很單純,他們讓窮人(窮人定義一定得清楚,一旦有「非窮人」進入借貸系統,系統就會瓦解)想借錢的一定借得到,前提僅有「得先組成一個五人團隊」,尤努斯也相信人都有尊嚴的,小團體可以成為互相扶持、鼓勵的力量,而且來借錢的窮人們,其實都知道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只是欠缺那第一桶金。
在推動微貸30年後,已經超過一億個例子證明上述的想法是正確的。
不僅在第三世界國家,在中歐與東歐,其經濟發展與國民所得在蘇聯瓦解後慢慢成長,但仍有許多地方是所謂的「正式金融體系」無法進入、幫忙到的,這時非正式金融體系如微貸(microcredit)的進入,就能補足其不足。
- 銀行營運
在他經營這銀行業務實也很有趣,所有銀行員工都得去外面工作,除了要感人之苦才能更努力幫助窮人們外,這些員工還得「說服」在傳統穆斯林文化中被處處限制、歧視、失去信心的穆斯林婦女,走出家門、組成團隊、借錢來改善自己與全家的生活,這點就我看來很了不起,尤其是在過去在印度期間,看到男女不平等的嚴重程度,更能體會尤努斯他們一步一腳印做到今日成就的偉大。
- 先進國家也需要
西歐、美國等先進國家,同樣也複製了尤努斯的理論到自己的國家,大家一定好奇為什麼這些國家需要微額貸款,特別是福利天堂的北歐國家,書中恰好就舉了一個挪威的例子作為證據:和台灣一樣,挪威靠近北極圈的偏鄉,也是人口外流的十分嚴重,因此挪威漁業局引進這計劃,讓婦女們組成小團體來申請貸款,他們作出了各式紙鎮、明信片等紀念品,漸漸地帶動地方觀光,這小鎮(Lofoten Islands)又再吸引更多年輕人洄游,尤努斯說,微貸到了先進國家,反而可成為社會整合力量的來源。
- 台灣反思
尤努斯也承認「微貸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它提供的是經濟、個人、社會與政治變革的驅動力。」但微貸卻在世界各地展現它的驚人魅力,台灣政府就和世界多數的政府一樣,還是不斷開職訓班、辦研習營,想要把主政者、知識份子心中的弱勢窮人們「應該要會技能」教給他們,但這種強諸式的作為是否有用,從辦班數量與貧富差距皆成長的情況看來,也許我們還真能嘗試看看尤努斯的方法。
- 結論
尤努斯他堅持,所有借款人都必須還錢,只有當這些錢是自己的,人們才會努力去做去改變,這點從台灣政府補貼農民組織費用都僅部分而已可獲呼應;爰此他才不斷重申,慈善事業是做不長久的,只有讓被幫助的人成為改變自身生活的人開始,貧窮才有可能絕跡,甚至進到博物館去。
他也直言不諱地說到,社會不斷讓我們成為「為別人工作的人」,所以一旦我們不具備「為別人工作的能力」就會被社會質疑、排斥,這忽視了人人都有的「創業家精神」,他證明了連一輩子少有成就感和存在感的窮人,都能夠挺身而出改變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頭家,我們這些台灣年輕人們,除了繼續躲在舒適圈內,應該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大家共勉之。
註:微貸的進階版便是「社會企業」,可以看看另外這篇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