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閱讀] 崩世代 - 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書名:崩世代 - 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作者: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
這本書是我過去幾年看過最恐怖的一本書。

一開始的「前言」,作者就用問句寫著:「二十年後,這是你想看到的未來嗎?」2030的未來可能包含了「大量失業」、「貧富懸殊」、「人口衰減」、「國家破產」、「種族衝突」等現象。其實不用等到16年後,今日的世界就可看到除了人口衰減之外其他四項令人擔憂的未來樣貌。作者再接著說,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他們是杞人憂天,不過一個個數據和發生在身邊的現象,不得不相信這讓人毛骨悚然的未來正一步步逼近著我們。

節錄書中幾個難忘的段落與大家分享:

1. p.56: 新自由主義一向是財團生存及擴張的溫床,在「市場至上」的保護傘下,自由化、解除管制及私有化逐漸成為新興國家的主要經濟政策。在建構資本流動便利、金融投機自由、民營化商業模式的市場運作環境的同時,也迫使各國對勞動、稅制、環境開發等原有保護政策予以退讓,於是有利於財團擴張的溫床在國家制度的主導與支持下,一步步被建構成型。

心得:從扁政府到馬政府,兩人最主要的經濟大方向,無不就是「新自由經濟主義」。這也不意外,一向台灣內閣中多半留美,老美怎麼做,我們大概也就亦步亦趨地跟著。簡單來說,推崇「新自由經濟主義」的政府,就他們的立場,他們是「真心相信」,開放給財團賺更多的錢,這些財團應該就會創造更多、更優質的工作給台灣人民,可是稍微看一下台灣過去幾年的薪資增長幅度,到底這些作為是否是「真心換絕情」,一切都清楚不已了。


2. p.64: 「經濟至上」的政策迷失。 成長落入誰的口袋?
政府帶頭鼓吹崇拜經濟成長,舉國上下都成為GDP的堅貞信徒,近十年來,台灣的GDP從十兆增加至十三.六兆新台幣,成長幅度超過三成,但實質薪資卻長期停滯,令人納悶,明明有經濟成長,為何就是不見膨脹?

心得:最近的向日葵學運,學生不斷呼喊退回服貿,追求民主與正義,其訴求和上述概念不謀而合,參與活動者,無不擔憂繼續一昧追求「經濟成長」,所帶進的好處不但在自由經濟主義下,無法嘉惠到一般民眾,反而加劇了貧富差距。然而,從小就是在「人生勝利組」的馬總統,與他身邊多為財團主的智囊們,應該不太可能了解到這箇中道理,所以產生了「總統怎麼都聽不懂」的感覺。難怪乎「何不食肉糜」的無腦政策不斷發生著...


3.不公平的稅制:
心得:書中舉了很多例子,大致上算出這些科技業的業主在補貼之後,其實稅率比我們這種最低薪資級距的小民們還低,而在每次選舉,政府不斷提出新的經濟政策,令人難過的發現,政府想到的也充其量只是繼續輔助這些「曾經」帶領經濟成長的電子業;大家還記得兩兆雙星嗎,記得取笑說現在面板產業早就變成兩兆傷心了,無知的台灣民眾,您們知道我們的稅就這樣投入水溝中了嗎?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可以分享,大家聽過「國安基金」嗎?這錢是由「郵政總局、勞退基金、公務員撫卹基金、壽險工會、產險工會」所組成,近年的股市崩盤,政府馬上用這筆錢去買主要幾個科技股,奇怪了!那不是我們未來退休的錢嗎?你現再拿去買這些可能「沒未來」的股票,到時如果這些公司證實是扶不起的阿斗後,我們退休的錢誰來還我們呀?而得利的到底是誰呢?說這政府劫貧濟富是再清楚不過了...


4.再講下去我會做噩夢的政府舉債:
蔣經國借錢來做的十大建設,的確帶領了經濟奇蹟。我們看到蔣經國時代,一個個合理但有長遠規劃的經濟政策;反觀今日的政府,一次會議中,惹得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不客氣地說:「(財政)部長說降稅使經濟成長率大幅成長,這是誤導!」他繼續補充,台灣租稅負擔率只有百分之十一點九,是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用膝蓋想都知道這樣的財政無法永續!」

細節我就不多說了,仔細看看國家近幾年借的錢,很難不開始擔心,到底我們下一代到底要怎麼還世界錢呀?!


5.虛幻的社福政策:
「祝你好孕」,想出這句話的人得到臺北市政府的一百萬獎金,以為補助生育大家就會想生孩子,這乍看似乎直覺的政策,其實真是太不了解人性了,難道今日的年輕夫妻會因為政府有補貼就決定生孩子嗎?當然是考量到孩子未來的生活、托嬰、健康保險、國家未來等因素;我得老實說,過去十年來,很清楚看到政府無不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什麼時候我們才可能走出民主惡鬥的陣痛期,好好地找出能提出對國家好的政策呢?!


「改變,就從我們開始!」
上面講了好多好恐怖,令人心灰意冷的言論,但書的最後,作者仍鼓勵民眾站起來,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心聲,讓政府、其他人都能有不一樣的想法刺激,從最近的學運看來,台灣的社會正在進步,正在往那條康莊大道走去。

我再次聲明,我不贊成「新自由經濟主義」,因為我不相信既得利益者會拿出這些好處分給我們,唯有我們能選出更有智慧的政府,將這些財團們欲擒故縱,我們才會有更好的未來呀!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閱讀] 吐瓦魯~ 擔任志工以登上人生的高峰!

書名:海平面上升最前線 吐瓦魯
作者:吳郁娟
從2009到2011年在吐瓦魯擔任志工的作者,相較於她的付出,我覺得她獲得「相信人性」的人生體驗,相信都將是她一輩子最難得的回憶與正面能量。

  • 吐瓦魯真的要沉了嗎?!
    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是一個答案呼之欲出的問題,但作者卻是到現場之後,才發現這個問題對於一般人民根本不是問題。除了當地人非常樂天之外,從科學研究吉里巴斯地質來看,也已經確認吉里巴斯是由火山推擠而起的珊瑚礁地形,並不會有沉沒的危機;所以到底是誰再講這件事?
    談論這件事的人,主要就是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與吐瓦魯的政府官員,在作者爭取並真的實際以吐瓦魯成為到聯合國之代表當中的一人後,她也開始以不同角度看這個問題。當今世界浪費過多,排放二氧化碳究竟有沒有造成海平面上升不得而知,也很難說吐瓦魯雨季亂掉是否和這些原因有關,然而地球資源還是有限的,如能以吐瓦魯當作例子來向世界喊話,無論真假,她認為這倒是不賴。
    還有一點很有趣,世界各地的學生參與世界地球日活動,紛紛寫信到島上,無不表達他們的關心和對吐瓦魯未來的哀悼之意,可是作者卻尷尬地說,因為當地學生都不認為這是問題了,這些信的內容反而會讓他們感到迷惑,所以他們常常還得私下留下這些信。另一點也值得一提,有一兩個日本國際NPO在當地服務,多年下來,間接讓吐瓦魯因為沉沒議題,也漸漸地成為日本人的國外旅遊的觀光地之一,其中在首都環礁的一座陸連島道路,因為寬度不到10公尺,海水一來,馬上漫過路面,這也讓這條路變成日本旅行團必看的景點;然而經作者查證,這條路是二戰時美軍把吐瓦魯當成反攻基地時所建,本來這裡就比海平面低一點點,所以海浪淹過也是必然的,可是就像作者說的,日本人來可以帶進外匯,對於兩國人都沒損失,那就把這件事當作美麗的誤會吧!

  • 家庭第一
    之前我在台灣的布農部落服務時,在部落的村校聯合運動會中,看到比賽主持人在介紹場上的選手時,總是會拿出他/她的祖宗八代來比較,參賽者無不把比賽都當成家族光榮的競賽呀!同樣在作者待的吐瓦魯,南島語系的當地民眾,即使在吐瓦魯不同的八個島嶼,每個島嶼的島民都可看出他們大多僅關心自己的島嶼和發展,舉例來說,作者在位於首都的環保署工作,但來自外島的官員卻對首都這個島的垃圾問題不太在意,這觀念可能還真會是大問題呀!  
    而又因為吐瓦魯的家庭觀念強烈,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彼此間可以不經詢問就拿對方的東西,也能隨意到親戚朋友家搭伙、過夜等,甚至連我們外國人,一旦被他們當成自己人也會有同樣的對待;但作者還是承認,這種「過近」的人際關係、步調緩慢的生活,經過一陣子,她還是得飛離吐瓦魯放空一下,這點倒是已在忙碌高壓的社會氛圍下長大的我們,難以適應的一點吧!

  • 國際援助的真相
    這本書也道出國際援助的真相,就是援助國一直以來都用自己的觀點來看問題,像是吐瓦魯嚴重的垃圾問題,歐盟與台灣等國都很希望想盡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大家想到的都是「資源回收」,然而無論是歐盟捐贈的垃圾車和我們捐的垃圾桶,都忘記其實資源回收的東西還是要有地方堆,所以我們捐贈的東西再報廢之後,反倒增加了更多吐瓦魯的垃圾,就她看來實在是非常的無奈呀!

    看到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盡一己之力來讓世界更好,還是讓我感到非常興奮&與有榮焉呀!台灣加油!一起努力讓世界看到用心的我們吧!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閱讀] 最真實的海外印度人生 - 畢格華斯先生的房子

書名: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 (A House for Mr Biswas)
作者: V.S. 奈波爾 (V.S. Naipaul)
翻譯:穆卓芸

奈波爾這位生長於千里達(Trinidad)的印度籍作家,之前已經介紹過他寫的大河灣》,這次端出他的最獲好評的作品《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和大家分享,看完這本有點自傳意味的小說,更能深刻認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洞悉人心的深厚功力。


  • 印度人的英文

印度人崇拜英國文化,這點從與台灣被日本殖民因而崇日可見一斑,不過印度被殖民前其實是一個個的藩國,直到從殖民者手上獨立後,印度才第一次變成一個國家,從我接觸過的印度朋友或寶萊塢電影中,都可以看到「英文」相較於印度的語言是較高貴的語言;從這點來看,就很可以想像印度的學生如何自然地把「英文」變成學習、生活的一部份,一位朋友就曾提過,她剛到國外唸書時,一開始覺得印度同學的腔調很難懂,但直到慢慢熟悉並理解這腔調時,她發現他們使用的詞彙之「精確」程度令人折舌,這也難怪這位在印度家庭長大的作家,用「英語」就像母語般熟稔,還拿自己的英文小說(他其實只寫英文作品)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 男女不平等

最近幾年,印度的強暴、霸凌女性的新聞深化世界其他地方人民,對於這泱泱大國男女極度不平等狀況的憤慨;然而從這本小說中,作者用了大量家庭中成員的對白鋪陳,很清楚地這些國外自稱的「衛道者」,他們還有很多要學。

之前就曾聽過,印度傳統文化認為結婚時,僅有女生需準備嫁妝,這嫁妝常常也變成窮人家沈重的經濟負擔,更有一些女性因為嫁妝不足的問題,被父親性侵或被婆家虐待、殺害等;印度一省的政府遂即通過一條法案,要求女性嫁妝不得超過一個「扁擔」,立意良善的政策卻獲得一面倒的負評與抗議,其中最反對的人不是別人,就是女性,她們憤慨地罵政府說「自己的價值」應該更高!

小說中描述如同華人大宅門的故事,身為婆羅門(印度階級最高)畢斯華斯先生陰錯陽差入贅進了從印度移民到千里達的大戶人家,從畢斯華斯的眼,一幕幕荒謬的故事上演著,一些婦女因為被先生揍,反而在家裡的地位提高了,幾乎所有家庭女性成員都會有種「成就家裡男性成員」的潛意識,有時甚至還炫耀著與有成就的家庭男性成員「熟不熟」的程度;總的來看很像場鬧劇,不過看完之後卻能更了解印度人的想法與邏輯。


  • 看華人社會

台灣的漢人是華人,對,不要在意識形態鬥爭了,承認吧!我們真的和中國大陸人一樣是一奶同胞,很多文化特性都相同;這本小說也透過印度人的眼,描繪出他們心中的華人樣貌,有一段特別好笑,大宅門因為戰爭的關係而食物短缺,這時家裡的大家長要他們去學「什麼都吃」的華人吃東西,於是他們砍竹子加入咖哩,還把鳥巢拿來煮湯,因為他們根本地誤會我們華人吃的竹筍和燕窩;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在人格特質的描寫上,都能看到外國人對於「華人」的看法為何;站在文學巨人的肩膀上,會發現台灣社會一直再吵的種族議題其實是個笑話,仔細來看,這完全是政治人物的炒作呀!


看著諾貝爾獎得主的作品,更佩服這些作家無與倫比的觀察洞悉能力,非常開心認識了這位作家的作品,很多人說海外華人因為遠離家鄉,反而在某些程度上保留了「更純正」的中華文化,我覺得同理,如果要更了解印度文化,奈波爾的作品絕對是首選。

[觀察] 藍綠退散!青年公民,臺灣靠你們了!

「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伏爾泰(François-Marie Arouet)

上週日下班後,跟隨著人群從北車緩步走向立法院,沿途熱切的年輕又自信一張張臉孔,讓想趁機拉攏選票的台獨份子更顯唐突,志工們導覽人群行進的方向、協助進行資源回收、發放物資、確保週邊住戶交通的權利,其他青年朋友們或坐或站,低聲討論、交換意見,這是一種溫柔革命,不!說革命就玷污年輕人們的神聖使命,他們不是要革誰的命,他們只想要後代子孫們不會怪罪自己,沒有把握機會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而讓一個可能判斷失誤的政策而造成國家一去不復返的道路。

學生如是說:「今天簽的服貿承擔後果的是10年後的我們。所以我選擇站出來,因為我不想要找不回童年時候的台灣人情味。」

人物

1. 高中生:
不知道他們白天有沒有去上課,穿著制服的高中生們在現場的熱心服務的態度令人心暖,一邊在物資區發高中生們送棉被、紙板、水、實物等物資,另一邊又再努力做資源回收,到處拿著塑膠袋讓靜坐的人們丟垃圾等,比起恣意的跨年活動有秩序、有文明多了,讓我這快當大叔的人看著看著為他們的成熟很感動呀!

2. 大學生:
走在路上,看到一位大叔與一位拿著「拒絕黑箱,重啟談判」看版的大學生討論著,靠近點聽,大學生正侃侃而談自己的看法,我思考自己八年前,應該還沒有這番見識,更別提對於國家社會的期望。另一隅,一位看起來疲憊的同學,緊盯自己手機上的統計paper,雖然要到現場表達立場,但還是把期中考放在心上的。

 還有另一位學生把手上印出的服貿條款借我看,翻閱之下赫然發現他以字跡工整在條文旁邊寫下了許多註釋(早知道就翻拍!),如條文中還引用其他條文,他也用心地貼上memo紙說明,可以看出他絕非看著「懶人包」就到了現場。哎~我們bumble的政府,不管換到哪個政黨,永遠不願費心思來讓人民多了解社會議題,似乎好像很怕一講清楚,大家就會為反對而反對;無奈的是,一旦不說清楚時,彼此之間距離和誤會都將永難消失呀!

3. 社會青年:

一位留著長髮、背著吉他的社會青年,站在一個小舞台上談起了陳水扁當北市市長時費公娼的政績,我心想,可能又是個政客的打手;沒想到他話鋒一轉,述出這群1,000多位公娼在政策實施之後的處境,公娼們畢竟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們,但政府打著「繁榮進步」的旗幟就把這群公娼的生計連根剷除,而且並無做「實際上有建設性」的輔導措施,這點道出所有政策都有他的黑暗面,但很可惜的,我們藍綠政府從來不談也不正面承認,永遠拿著光明的言語希望我們別問、別想、照做就是了。

另一位自稱是勞工地下樂團的主唱,拿著麥克風問大家:「為什麼台灣幾乎連年的經濟成長率都是正的,但我們的薪資卻從來沒漲,請問這些錢去哪裡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在政府大規模的減稅,還有徹底失敗的兩兆雙星政策,以及每次股票大跌進場的國安基金等,錢全都拿去補貼大公司、財團,並不是要說政府在賣台,只是看看今日財金內閣大多留美或師美,美國興起的新自由經濟主義早已面臨分崩離析的邊界,但我國政府仍一股腦地往已有前車之鑑「自由經濟主義」之路邁進,令人堪憂又無奈。

4. 台獨份子:

每次到這種政治抗爭場合,如果是反對綠營政府的就有深藍阿伯出現,反之的這場反藍營政府的活動,這些激進的政治份子也不會這機會。

從來不會少的這種低俗、挑起種族歧視(外省v.s.本省)的言語,在這次場子裡還是出現,好在當阿伯在台上大喊:「好不好呀?!(台語)」底下的學生們鴉雀無聲、無人搭理,證明了學生的高素質,更象徵了激情掩蓋事實的年代即將要過去;發現這點讓我非常高興,更對於在場的學生更加佩服與支持,就希望這股潮流能洗去台灣過去的政黨惡鬥呀!

5. 其他:
當我看到鐵絲網,順手要拿起手機連同後方的警察也拍下去時,一張紙條寫著:「警察也是人,他們只是在做他們的工作,請你尊重他們,不要再拍了!」我瞬間感到羞愧,也暗暗為這個活動的多重意義更加肯定。

在走出立法院區域的同時,恰好一輛附近住戶的車輛要出入,學生自組的糾察隊立即熟練地引導人群,讓車輛慢慢地駛出,嘗試對當地居民的影響減到最低。另一頭,一群拿著「用音樂救國家」的年輕人,和諧地唱著悲慘世界的「Do you hear people sing」,我身上的雞皮疙瘩跑了出來,因為我正上著一場最台灣原汁原味又寶貴的公民課呀!  


[後記] 寫在學生衝進行政院之後

暴力絕非警察或學生想要的,我好希望民眾不要過度渲染「台版天安門」或「學生是暴民」等字眼。總統、院長沒講出你想聽的話,不代表你可以砸破玻璃進去人家辦公室亂搞;強力水柱和既有警力如果不夠,就一個文明國家的警察,拿警棍敲學生的事也不可以隨便去做的呀!來~兩邊握握手,還是好朋友~好嗎?!Please!

不過還是得說,立法院的立委大人們天天說謊、打架,我們的學生就這次亂來,我想上樑不正的情況下,他們偶有這樣失控之舉,就請台灣的民眾多多見諒,原諒他們一次,千萬別因為這樣就看破學生們的初衷呀!

就如同前文,我對學生們的期望好高好高,在這要苦口婆心地勸學生們,你們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在放大鏡底下,台灣偏偏大部分民眾明明就知道媒體爛,都仍然習慣看電視就給評論(就像好多朋友一邊喊愛台灣,一邊愛用韓貨看韓劇等,台灣民眾是心口不一的。),所以勒!如果學生們你們希望獲得更多台灣人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要讓你們的組織更有規模,發言更要有系統、鏗鏘有力,同時更具體講出能讓一般民眾感同身受的故事,像是一開頭那位學生點出的台灣人情味就是一個好例子!不然我看我身邊在小確幸裡面的大人朋友們,永遠不會支持你們,更別提為你們發聲囉!


[我的立場]

噢!對了!這幾天我也給自己更多時間思考,我確認我「反服貿」,不然我怎會棄商進入NPO的領域呢?!呵呵~不過反服貿跟程序正義啥的沒關,就只是不想要台灣變成南韓或香港這樣,其中香港變成China Town的故事我就略而不談了,再多舉南韓的例子來說,南韓所有畢業生都得擠進占國家一大半的財閥當中,但他們淘汰率很高,一旦從A財閥被fire,你也別想進B財閥,然後你唯一的選擇只能進入不被政府關心的企業(當然和其他國家談的條約也沒一條在這些公司身上),順道一提,要進入三星,TOEIC成績至少要950分,這也難怪南韓的早晨英語補習班那樣興盛,這種高競爭又好勝的環境之下,讓他們自殺率成為世界第一也就不足為奇了。

馬總統說的沒錯,就現在台灣與大陸的貿易依存度那麼高來看,台灣不簽服貿,經濟狀況一定更糟,本來賺錢就不分我們的企業,之前賠錢還發明了吳敦義大讚的「無薪假」,想當然爾,一旦不簽之後,財團企業對我們的壓榨是必然的,也就是說我們薪水下降也會是真的。不過我了解台灣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可能「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道理,在繼續擴大的貧富差距,我寧願大家一同過苦一點的日子,但在我們老的時候,還能像本文一開始那位學生提到的,可以在台灣找回童年時候的人情味呀!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My Generation] 國外企業搶著要的五專生女孩

Iris國中畢業後,家裡傳統觀念認為女生不需要念那麼多書,但Iris執意要繼續唸書,在15歲考上五專後,她一路上半工半讀完成了學業,孝順的她還將每個月一半以上的薪水拿回家(迄今還是);過去幾年,她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念完二技甚至研究所;你覺得臺灣是鬼島嗎?臺灣女孩Iris的故事將告訴你,把怪天、怪地、怪別人的時間省下來,拿出你的心與毅力堅持下去,夢想有一天終將實現。

  • 你真的「想」嗎?
Iris在滿18歲時,好想好想要擁有一輛機車呀!但因為媽媽不准而這想法就擱在一旁,那時她「其中一份工作(漫畫店)」的同事得知後跟她說,「如果你那麼容易就放棄,那代表你根本沒有很想要!要是你真的很想要,就應該要想辦法達成呀!」這句話敲醒了Iris,之後的人生裡每次遇到一些猶豫時,她總會再用這句話問自己。我追問Iris,最後她是否有買到機車呢?沒想到她竟然不好意思地表示,後來因為她阿姨有輛舊機車沒用到就借給她了。雖然這件事的結果有點好笑,但這也說明,當你真正想要某一件事時,全世界都會一起幫你!(偷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 Pai型人
她在五專及大學時主修企管,由於企管的領域很廣泛,畢業之後選擇進入一般公司擔任會計,拼命三郎特質的她,硬是在朝九晚五的工作後,到小診所幫忙,有一天Iris國中的一段回憶湧上心頭,她當時因為分數差一點而無法選擇念資訊類的科系,但「資訊夢」卻不停地在呼喚著她,於是沒想太多,她把晚班的工作辭掉,下班後到臺大資工開設的進修部課程修課,努力果然沒有白費,她順利進入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所。

所謂隔行如隔山,由商業背景跳入資訊領域的研究所,相當然爾這辛苦會有多巨大,然而此時Iris又再次挑戰自己的極限;前文提過她從15歲之後,就開始分擔家裡的責任,她想著如果開始念研究所後,白天的工作勢必不能做了,她轉念,那就找個「晚班」的工作吧!認真的人格特質與過去工作經驗的累積,她找到了外商銀行的晚班工作,上班時間從晚上六點到凌晨兩點,是的,接下來兩年內,她開始了「鐵人般」的生活,我問她那段時間最難忘的回憶,她笑著說每當匯款量大要加班到早上六、七點,還得繼續到學校上課、寫論文時,那種疲憊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現在想想,她其實從沒想過要放棄,不過還真不知道自己怎麼撐過的囉!那兩年的「Crazy Life」並沒有白費,從此她擁有了「兩個專長會計 + 資訊」,像數學符號Pai有兩隻腳(專長)的她,開始在接下來找工作上無往不利。
  • 旅行的意義
根據前面幾段的描述,如果你以為Iris是每天只知道埋頭苦幹、不知過生活的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Iris迄今靠自己掙的錢,已經旅遊超過20個國家,還帶著爸媽到了巴里島、泰國、日本、韓國、港澳、關島等地,而愛棒球的她,更是有一群好友們常常征戰各球場為中華隊加油打氣。

在滿三十歲前,她給自己一個目標,就是要挑戰自己的極限,所以她存了筆錢,獨自到澳洲旅行,睡青年旅館、睡機場、睡沙灘都沒有難倒她,髖關節有天生問題的她還到雪梨挑戰跳傘(這很危險!小朋友不要學喲!);成功完成後,她更相信「獨自旅行」可以讓本來渾沌的心再次清澈,更能清楚判斷自己要的是什麼,同時在新環境中,因為所有感官和內心對於外界的種種特別敏感,反而也更有機會刺激自己跳出既有思考模式的框框;出於一片孝心而帶父母出國的她,提到因為國外旅行的經驗,她的爸媽同樣也有新的想法,變得越來越能體會自己女兒,也在接下來幾次人生重大轉折過程裡,給予Iris完全的支持與祝福。

  • 拋下矜持,說出你想要的
很多臺灣的年輕人在找工作或生活上,相較於西方的年輕人總是會因為害羞不願意放下矜持,也有一說,去澳洲打工過的青年朋友們,他們回國後最大的改變,就是較「敢」去「爭取自己該有的權利」,我們也能從Iris身上看到這個行為特質。

其實要念研究所前的Iris,本來愛旅行的她想做做旅行社晚班的票務工作(OP),在投出履歷之後一直都沒有消息,不死心的她透過傳真、打電話的方式,「每天」詢問國內某旅行社人事部門,終於有天工作人員回應了,他們告訴她因為公司擔心女生上夜班會有危險,所以一向都不會錄取女生,但她仍積極表現自己對旅遊業的熱忱,最後人事部門給了她面試機會,沒想到在最後一關總經理那裡時,仍因安全考量拒絕了Iris,人事部門深知她是可用之才,請她兩年研究所畢業後再來他們這裡做資訊相關工作;在她從臺科大畢業後,同一位人資主管真的打電話給她要她來工作,這可是對於Iris極大的肯定。
  • 幾秒的勇氣
Iris非常喜歡由麥特戴蒙主演的「我們買了動物園」,電影裡面有個梗就是主角說他遇到某件害怕的事時,他總會鼓起那「幾秒的勇氣」,所以Iris每次遇到要做關鍵決定時,她也用類似的方式鼓勵自己,搭配設定的一個個短程目標,讓自己一步步往前進。

從研究所結束之後,外商銀行決定給她加薪並讓她成為白天班的正式員工,可是Iris想起過去的會計背景,還是覺得自己得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希望能結合會計與資訊兩項專長,因此鼓起那「幾秒的勇氣」拒絕這個offer後,開始尋找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具實力的她在不久後進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擔任電腦審計專員,這時正式開啟她人生的另外一頁。


  • 追求機會,不戀棧高薪
Iris放棄「較高薪」銀行工作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2013年年底她又再次重演這戲碼,這次她的挑戰更大!

幾年前到了美國旅行,她在Las Vegas受到美國的地大物博、主流文化、自由思想的震撼,暗暗下了決心,期許自己在未來一定要到美國來生活與工作。


去年年底公司的績效面談,她表明將會開始嘗試找外國工作,其實公司是能夠提供她機會transfer到美國去,但Iris知道自己在英文上的劣勢,在美國工作不久鎩羽而歸的機率很高,於是開始找尋海外工作;一個多月就讓她得到澳洲另一家會計公司與馬來西亞傳產公司的資訊工程師工作,所有人都以為她會選澳洲,但她卻選擇了馬來西亞,再次放棄「高薪」的原本工作。

她的考量很有邏輯,如果選澳洲會計這份工作,那倒不如留在臺灣等未來到美國工作的機會;而馬來西亞這份傳產工作,內容是要協助這家公司建立資訊,包含架Server、建置ERP等的工作,Iris認為這份工作給她一個絕佳機會補強自己在資訊領域的基本概念,同時因為工作場域有馬來人、印度人與部分華人,對她來說這樣說英文的挑戰不會那麼大(哈~那腔調會不會也變得跟他們一樣勒?!),終於在年後完整交接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後四天,獨身飛往馬來西亞展開另一趟人生旅程。



  • 小確幸的夢想
像是女強人的Iris,其實有個小小的夢想,她期待自己可在這幾年存多些錢後,四十幾歲回臺灣開間餐廳,擁有一間由自己設計擺飾的小店,並期許能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的人生觀與生活想法。
  • 給年輕人的一段話:別把時間拿來後悔
常常可以聽到很多人擔心東、擔心西,很多事情都做不成的例子,一路上她遭遇很多挑戰,像她到馬來西亞已經一個月了,想起當時在前一兩周因為想家人、朋友、臺灣的生活而落淚,當地因「燒芭」而常常煙霧彌漫,每天回房間都得掃一地的小蟲等,辛苦實在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但她很感恩地表示,這些挑戰總會伴隨著「貴人的幫忙」,讓她根本沒有時間後悔,像是現在她工作的主管是位放棄台灣高薪的工作、帶著全家跑到大馬體驗不一樣人生的人,這樣Tone調與Iris實在太合了,主管全家也對於她非常照顧,加速她在那裡生活的適應,這點在她到馬來西亞前可根本沒有料想到。Iris表示,人生其實就像投資,不可能一路上都在賺錢(開心),但只要抱到績效股,時間會給予你驚訝的高報酬,畢竟有高潮、有低潮,這種人生才夠精彩,是吧?!

Iris最後分享了她的心得:「就算你選擇的改變最後結局不盡如人意,但也絕對是個收穫,沿途一定也有美麗的風景,有些路,不實際走過,永遠不知道途中及前方等著你的是什麼!」

的確很有道理!年輕人們,還在等什麼?!快開始追夢吧!

註:
附上幾個Iris提供的國外求職網站~ :)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閱讀] 說個撼動人心的好故事!

書名:說個撼動人心的好故事 (The Hidden Agenda)
作者:凱文.艾倫(Kevin Allen)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社

有個信用卡廣告裡有個橋段,XX東西OO元、XX東西OO元...,最後出現「與珍惜的人相處的時間,無價」,這是Mastercard已經用了超過15年的廣告梗,裡面訴諸的概念已經超越信用卡本身的「價值」,更上一層地,他們希望能用與消費者類似的故事來讓視聽大眾感同身受,這個成功經驗便是來自作者的團隊。

  • 不是傳統的商業書籍

這本書不像一般商業書籍,只在教導你如何說服客人、贏得主管親賴、賺更多錢等,反而以「真誠的角度」說明「做人的道理」,他更相信在現在科技進步的時代裡,惟有訴諸感動人心的點子才會長久。

  • Be yourself

在作者還是廣告界菜鳥時,他硬是穿上西奘,將自己言行舉止通通調整成為他「認為」廣告人應該有的樣子,沒想到這家公司總裁在咖啡間遇到他時,竟然跟他說『你為何不脫下你的藍西裝,做真正的自己。那是我們想看到的,也是我們喜愛你的原因。

我實在不確定這點在台灣會不會發生... 大家就承認吧!畢竟從小齊頭式的教育,打壓異己(同公司內)一直都是我們文化的內容。

作者說得好:『想要成功,就要成為真正的自己。』、『我學到最重要的事情是,不管做什麼事,你能夠在這個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核心在於你,真正的你。』

  • 藝術治療上場

作者在書中有提到幾個方式來找尋「自己的特質」,其中一項就是要我們隨機買一些雜誌,舉凡各項主題皆可,以多樣化為優;翻閱雜誌當中挑出10張可以反映你的圖片,再從中刪成三張、進而一張,那這張將最能表現出你的特質,這就是你的核心元素。

這個概念和我上一份工作接觸到的藝術治療很像,不過當時心理教授是要參與者把這些圖片撕碎,在挑選過程裡也要儘量無意識(潛意識出現),撕碎之後再重組貼起來,自己去說明這個故事,好像兩者有種異曲同工之妙。

  • 好看的故事

作者團隊在提案時,會把持住一個「說故事的方法」,先找出「英雄(業主)」、「壞人(競爭者)」、「哲人(點醒英雄的人)」、「配角(給予英雄支持,幫助英雄找到自我)」;作者恰好熟識Angry Birds的團隊,也拿這遊戲來當例子,說明了一個好故事,好人一定要先遭殃,然後靠著衝破難關後,得到的勝利果實才會可口,這概念在所有賣座/經典電影上都能看到。

  • 感性出頭的時代來臨

在台灣社會,只要是營利或甚至政府單位,「理性」一向是大家的處世之道,但時代在進步,無論是帶下屬、說服客戶進而激發自我潛能,「感性」的重要性絕對是凌駕在「理性」之下;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e.g.老闆)說的故事(e.g.公司理念)是真誠且真實的,其他人(e.g.下屬)才有可能追隨(e.g.認同並賣命)。

一個道理說得簡單,做得難呀~~~ 不過還是不失為一本好書。

Anyway~ 我就來開始試做看看!先來去「be myself」啦!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閱讀] 原來~國家領導人都有病!(醫生...請幫我救救馬扁先生)

書名:疾病與權力(In Sickness and In Power)
副標:診斷百年來 各國領袖的疾病、抑鬱與狂妄
(Illness in Heads of Government During the Last 100 Years)
作者:大衛.歐文 (David Owen)
同事看到我把這本書從圖書館借回來時,馬上說了一句:「(內容)好硬的書」,他說的沒錯,這本書的故事真的極為艱澀呀!

  • 精神科醫生為領導人診斷

作者是精神科醫生,28歲時意外進入國會,39歲當上英國外相,一路上他親身接觸過不少政治人物,他還搜集了20世紀至21世紀初幾位影響世界極具的美英、德、法、俄甚至以色列領導人,無論是其自述或旁人對他/她的描述軼事等,以及報章媒體在當時的報導等,試圖拼湊出這些領導人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

  • 甘迺迪其實不是那麼完美

作者還針對「約翰.甘迺迪v.s.古巴危機」、「艾登首相v.s.蘇伊士運河」、「沙阿政權v.s.伊朗獨立」、「法國總統密特朗v.s.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布希與布萊爾v.s.伊拉克戰爭」、世界幾個獨裁政權作出分析,指出這些普遍認為聰明的領導人,為何會在關鍵點做出錯誤決定。舉甘迺迪為例,所有人都覺得他充滿了Vigah,在甘迺迪用語中的意思為「活力、魅力與幽默」,不過他其實隱瞞了世界和自己的選民關於他所患的「愛迪生氏症」。作者認為這疾病帶來的疲倦、直立時頭暈、頭痛、肌肉無力、站立困難、人格/情緒變化、關節及肌肉疼痛等症狀,都讓他在重要時刻做出錯誤決定,包含從豬灣登入古巴、越戰等,說出了與我們各處可以得知的歷史非常不同的見解,但卻又一針見血點出這些荒謬事件可能發生的真實原因。

  • 原來領導人也是人
看了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好啦~我承認~我有2/3都是跳著看)是體會「領導人也是人」這件事,以前有人開玩笑說,在路上看到偶像在吃麵,竟然大聲叫出「某某某也會吃麵耶!」,同理反映在政治上,可看出民主社會和過去君主時代有一點類似之處,那便是我們相信無論是君權神授或人民授予領導人權利時,我們期待著這領導人能像「超人」一樣解決國家的問題,讓我們生活無憂無慮,一般想法較難接受他們也會生病一事,但領導人也是媽媽懷胎十月生下來的,也和我們吃一樣的東西,所以生病也是會發生的,可是這些政治人物為了保護政權或讓國家經濟政治穩定,往往會隱瞞一些事情,偏偏這些事看在作者這種精神疾病學家眼裡,就如同攤在陽光下的鐵證,一一說明了領導人耍蠢做了笨決定的原因,然後這決定可又進而影響了全世界的人。


  • 狂妄症候群
大部分領導人如果沒有身體上的疾病,卻很容易得到「狂妄症候群」(已被證實是一種心理疾病),作者洋洋灑灑列了14條,我簡單列出台灣人較「耳熟能詳」的領導人狀況:
1. 對於自己的形象與外表有超乎比例的關心。 (追求歷史定位?!)
2. 把自己跟國家等同起來,認為這兩者的形貌與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孫子尿布、兒子在紐約住宿全民埋單?!)
3. 對自己的判斷有過度的信心,對他人的建議或批評有過度的鄙視。 (政府用人?!)
4. 相信自己真正要面對不是人民,而是歷史或上帝。 (同一)
5. 相信在歷史上他們將會得到勝利。 (同一)
6. 失去與現實的連繫,常常伴隨日漸惡化的孤立狀況。 (這還用說嗎?!)
7. 毫無能力執行政策,可以稱之為狂妄的無能。 (這點... 我就不解釋了)

那請大家來幫自己國家的領導人診斷一下吧!

  • 學學瑞士吧

領導人有病是國家極大的風險,但這件事全世界都一樣,要如何避免呢?!我覺得只能學習瑞士,那便是全國人民的公民意識提升,間接政治漸漸改為直接政治,也就是大部分事情都用公投,所以大家就得花很多時間來研究,一起為國家未來的發展負責任。我承認這其實是超級遠大的目標,不過在那麼多人罵政府的同時,難道這些人有做任何有建設性的事嗎?一言以蔽之,不願意付出卻又期待坐享其成是現代人最糟糕的一個特點,提供給大家另一個思考方式。

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閱讀] 目送 - 談父母老、親朋離與手足共行的人生課題

書名:目送
作者:龍應台
出版社:時報出版
我是一個愛小說的人,因為對於「散文」有種「老在談小情小愛」的既定印象,可是龍應台的散文卻總有一種時代劇的感覺,明明講得是自己身邊的小事,卻能打進我心喚起我對土地、親朋好友、時光流逝的無奈與反思。每篇文章不超過3頁,在龍應台拍攝照片穿插之下,每篇文章雖可很快看完,但之後在腦海中咀嚼時,反而更覺有味!

  • 高明的書名
《目送》是龍應台的散文集,這名字真的下得很好,目送的主詞是作者本身,而被送的客者卻包含作者的家人、朋友與時間。龍應台的文采當然不用說,不過有點最讓我佩服,就是書籍內多篇的散文,是多年來龍應台依當時心情或文字邀約所創作的文章,卻能在用「目送」一詞,把全部文章串起,單篇來看當然每篇皆優,整本書看完更多了一重滄桑感,我想這就是作家的高明之處。

  • 經典概念
因為這本書是散文,主題可說是包羅萬象,以下僅大致上把特別有印象的文章做分享,有興趣的朋友最好的方式還是直接拿這本書來看囉!
1. 手足如大樹:
龍應台提到,從她與兄弟忙碌成長、各奔東西的過程中,似乎與朋友更加親密,與手足之間的關係,僅繫於「父母」身上;她認為這層關係就像一棵茂密的大樹一樣,雖然大家彼此不常聯繫,但那個「根」卻永遠再一起,這與我們家的狀況倒還挺類似的。

2. 香港的國家概念:
惜才的港大在龍應台寫《大江大海》一書時,將學校最棒的一間研究者宿舍給了她,在這之前,龍應台也在香港生活了好一段時間。
她發現,香港人對於「國家」的概念非常有趣,電視報導某人離開或回來香港,都會說是「離港」或「返港」,這與我們相當不同,即使現在香港已經回歸中國15年了,但他們對於中國的這個國家概念仍在多次觀念衝突下並無整合;這其實讓我想起日內瓦,在「瑞士」尚未形成國家時,日內瓦也有這種無根的感覺,後來日內瓦選擇加入瑞士聯邦,其中考量的依據又是甚麼呢?期待未來有機會好好了解一下。

3. 香港的優勢:
近日的港澳「移民台灣」潮,雖然趨勢論者相信這只是暫時的,就像當時回歸前,香港人移往海外的情況一樣;2007年在澳洲墨爾本時,當地台灣人就跟我說,現在最會做香港菜的廚師已經在當地了;不過難道香港沒有甚麼值得自己驕傲的嗎?
龍應台再點出香港的好 -「中西融合」,看看台灣辦得國際展覽或活動,常常會讓人發現些不合宜的行為出現,如致詞人喧賓奪主、國際禮節沒注意到等,這現象在中國更是誇張,不過中國現在大多直接花大錢委外做,難說他們究竟有沒有比較好(我覺得應該不至於啦!);相較之下,為何香港能表現得體,這與西方文化的早已因殖民融入他們的DNA有絕對性的關係。其實就像我們台灣人哈日一樣囉!

4. 老人的世界
「對她,是不是整個世界都已經被陌生人佔領,是不是一種江山變色,一種被迫流亡,一種完全無法抵抗的放逐,一種秘密進行的、決絕的眾叛親離?」
這是龍應台說自己母親的狀況,不用說她母親,現在我到了西門町、一中街或新崛江,類似的感覺就已經很強烈了,更何況是老人呢?!這點給了我很大的警惕,也提醒我和父母或其他長者互動時,要更多分體諒與關懷。

5. 父母的驕傲
「他的志得意滿,實在掩藏不住。每一個謙虛的詞,其實都是最誇張的炫耀。你忍耐著。」
這則是龍應台講自己的爸爸,是呀!傳統的台灣父母,極少誇獎孩子,反而是向老兵在炫耀當年勇,總是「故意」輕描淡寫地提到孩子們的所作所為,這點我也有深刻的體悟;原來龍應台也遇到這狀況,是呀!這就是咱們父母表達對自己孩子「肯定」的方式呀!

在書的最後,龍應台寫到他們帶著父親的骨灰回到中國的故鄉,本來堅強的她,竟在聽到當地親戚請來的葬儀隊以「鄉音」唱出緬懷親人的調子時,腦海裡出現小時候爸爸吟唱《出師表》或其他詩詞時,總會在某些片段流淚的畫面,這時候她才深刻了解到,父親可是終於「回家」了。也就因為這個衝擊,引起她後續費盡心力撰寫《大江大海》的決心,那瞬間她有了使命,要為這些1949年流離失所的人們留下他們逝去的青春故事。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觀察] 小主人翁愛看書?!

那天在看到這感人的一幕,這位小朋友完全投入地在看著手上的故事書(很多字那種喲!),我還故意去拿他壓著的那本書(是的,我很幼稚),沒想到他只是禮貌性地移開,待我把書拿走後,他又回復原位、眼睛趕緊回到剛剛被打斷的地方繼續讀下去,我好想當場把那本書買下送他!

最近恰好也是PISA2012成績的放榜日,臺灣學子們閱讀成績,從2009年的第23名,躍升到2012的第7名,讓政府和許多老師感到欣慰,但也不禁懷疑,臺灣孩子真的「變得」會讀書了嗎?看看大部份華人國家接名列前茅(上海還包辦全部的第一),也再猜會不會是我們又「破解」了這項考試了呢?!

  • 閱讀是自己的

「閱讀」不應該是為了考試,我直到高中畢業讀了金庸,才開始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我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好書給大家。真正讀了某本書,等於拿「時間」交換了腦細胞增生的機會,就我看來,這是樁不會吃虧的買賣啦!

期待有更多小主人翁能讓我這天天擔憂臺灣未來的人,天天在書局裡感動到熱淚盈眶吧!

[閱讀] 含淚圓夢 - 獨立出版!鼻毛白了也要做!

書名:飛踢 醜 哭 白鼻毛 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
作者:陳夏民
臺灣是華文出版的中心,在電子產品興起與民眾不閱讀的兩大世界潮流之下,臺灣竟還能有無止盡活力的書店與出版文化,這群堅持理想與現實又兢兢業業的獨立出版者有直接相關,從我們一再擔心經濟被邊緣化的同時,何不用行動(買書)來挺文創(產業)、挺臺灣呢?!


  • 追逐理想~ 就靠行動

本來作者立志當英文老師,後來因為興趣進入出版社,有一天他在筆記本寫下「我不能讓別人負擔我的夢想成本,我要自己來,擔起所有的責任,自己來。」毅然投入了「獨立出版」這條路,實在太有種了。
然而從這本書反骨的書名,可看出作者/出版社老闆根本不是一般人呀!他在書中不斷提到做出版社幾年下來,30歲前段的他,因壓力與熬夜工作竟連鼻毛也變白了,乍看是好笑,但卻是多少文化人的寫照呀!這本書將他一路上摸索的過程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寫出,一吐不足以外人道的心酸,也讓我們這些讀者,以後真的會好好對待書、珍惜書、多買幾本書的,比起「偷書賊」少女,臺灣人實在幸福得多呀!

今天一口氣把書看完後,再次驗證了「創業」或「築夢」其實要靠「行動」!沒人一開始就能預測會遇到什麼風險,邊走邊摸索,夢想與理想才有實現的一天。


  • 第一次開出版社就上手

「一旦把樹砍下來,就要對樹負責任,不能讓這些樹靈白白犧牲,否則它們終究會回來(並且)騎在你的肩膀上的!」作者如是說,他把每本書都當作自己的小孩,總費盡全力地好好對待它們。

書中也提到像是「以書養書 」(堅固麵包與理想)的經營理念等,對於出版社這個產業,我也終於稍微有了依稀的輪廓概念,其中作者還提道以出版社、編輯身份,在與作者、印刷商、通路商、經銷商互動的過程。看到這點,我會心的笑了,想起之前自己出第一本書時,也曾為了封面和出版社有些不愉快,可是想想~大家都是為了書好!那就多多少少退讓一步吧!之後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以「作者」角度看出書這件事。

註:作者曾與一人出版社合作的「午夜巴黎出版計畫」,可一覽新世代出版社期盼打破困境的努力與實力!


  • 以實際行動,為臺灣盡些心力。

作者提到,Facebook的按讚(like),與實際銷售數字總有顯著的差別,是呀!要大家沒有經大腦、反射性的按讚好容易,但能夠真正做出支持的人又有多少呢?!我好希望臺灣的出版業繼續蓬勃下去,我會繼續努力看書、買書、推薦好書的!大家也一起一起吧!


  • 圓夢小tips:

陳夏民(作者):「認清楚自己的價值、自己的強項與弱點。唯有明白自己可以作到怎樣的程度,才有資格要別人怎麼對待自己。」

小子(設計師)「用力活著。不要怕失敗,也不要覺得自己有多好。」


  • 心得

如同之前My Generation專題中Chouyen也提到,離開「舒適圈」,在那種戰慄的情況下,你的每一個毛細孔、每一個細胞都想成功存活時,才有發揮潛力、實現夢想的可能性呀!熱血!衝吧!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電影] KANO - 喚出臺灣的真善美

電影名稱:KANO
導演/監製:馬志翔 / 魏德聖
雖說這幾年臺灣本土製作電影有起色,不過上一次看到感動的臺灣電影已經是一兩年前的「逆光飛翔」了,這中間幾部以Local笑點的電影實在...不太合我胃口,這次由馬志翔與魏德聖攜手合作,以老瓶裝新酒的熱血棒球題材,說的是一群年輕球員從菜鳥變成打進甲子園的圓夢故事,終於再次喚醒我對臺灣電影的信心。

  • 爭議

    看了這部片後上網看影評,赫然發現這次影評十分兩極化,雖是讚賞的比批評的多,但批評者所切入角度卻讓我感到驚奇,他們持的論點大多為「可悲的臺灣皇民化」電影。
    我相信每件事情都有不同的觀點,這部電影的確把日據時代臺灣辛苦的那面的確是忽略沒提,但這不代表導演是故意呀!就我看來,那只是因為這與故事不符所致囉!我們也千萬別忘記,當時日本戰敗、國民黨殘破的軍紀與大量人口移入臺灣,當時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客家人與閩南人其實是不願意的,所以偶爾會聽到一個說法,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那代人,許多仍懷念過去日據時代的平和與安定,從這角度來說,我認為KANO把這種正面的觀感做了很好的詮釋。
     我也很想請教批評者們,請問你們有看好萊塢電影嗎?還記得當時布魯斯威利、班艾佛烈克主演的「世界末日」,當中的俄羅斯人曾大罵「這爛太空梭是臺灣做的」一事嗎?或是前不久由布萊德彼特演的「末日Z戰」,電影設定造成世界毀滅的狂犬病是來自臺灣,請問你們曾為臺灣說句話嗎?再來,大美國帝國主義電影,從古巴、俄羅斯、北韓到現在的中國,所有電影莫不把這些老美的敵國當作電影大反派,就我來看,這才是真正的不合理並值得批評者大書特書之處。
    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我們記得日本人過去曾為臺灣做的建設、建立的制度、規劃的生活,就是這種敦厚的人民本性,之所以我們才能引以為傲,況且臺灣因為從來沒有欺侮、侵略過別的國,總記得人家好的地方,這就是真正的「臺灣本色」呀!

  • 嘉南大圳

    恰好在大圳完成的這段時間,嘉義農林學校(亦稱嘉農KANO,現在已經併入嘉義大學)的野球(棒球)也正起飛,所以導演就把「八田與一」工程師以極度正面的角度寫入故事中,我個人認為這個橋段設定的很好,但批評者仍是完全給予負面的評論。
    臺灣因為有農業做為基礎,才可以在戰後美國專家協助政府制定重大土地改革政策時迅速起飛,緊接著有了基本生活收入後,才能緊接著進入輕工業、重工業的社會,如果缺了嘉南大圳,即使再多專家來幫忙,臺灣的農業也不可能成長的幅度那麼大,(相關經濟發展史可從這本書的介紹看出),所以政府在近年感念八田與一的貢獻,還為他設立了博物館等,都可以說是本於一顆感恩的心,與什麼皇民化完全沒關係… 更何況畢竟日本是最靠近臺灣的先進國家,如果真能因此贏得更多日本人好感,進而吸引更多觀光客前來,何樂而不為呢?

  • 素人萬歲
    魏德聖一直都很會選角,他的每部電影也因此捧紅不少素人,先不管素人走出魏導後還能不能繼續紅,但起碼這些角色地在初登場的扮演上,都是十分恰得其分,他們少了演員的油理油氣、多了分驚艷的感覺,我個人認為這是KANO最成功之處,也因為如此,我才能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很自然地被劇情整個吸引進去,就和大部份觀眾一樣陪著主角們一起哭、一起笑,好不痛快呀!

  • 原住民的幽默感

    本來魏德聖的電影就會出現許多經典小人物,他們總是適時地搞笑一下,畫龍點睛的效果十足,這如果是在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中可能使用起來比較簡單,不過如果在這部講述「種族融合」的電影裡,如果拿原住民來開玩笑時,可能就會有種族歧視的批評。但KANO是馬志翔拍的,如果是原住民的導演自己來開同胞的玩笑,不但沒有爭議,也才能讓憨憨有老師的原住民的本性,以自嘲的方式帶給大家歡樂,我想看完電影的朋友,都會覺得原住民朋友好可愛,完全不會想到負面的地方去。

  • 美中不足

    仔細看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或是去年金馬獎大放異彩的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不論劇情好看與否,這些電影總是會讓人覺得挺「完美」的,反觀我們台灣的電影,「逆光飛翔」偶爾出現的跳接畫面有些卡卡的,而魏德聖導的或出品的電影,超級爛的動畫絕對是大罩門,真的實在太可惜了,愛之深、責之切,衷心地希望電影工作者再加把勁呀!
    批評者講的布景太過「新」一事,這點我也同意,好在故事線很完整,在看電影的當時算是忽略看出這細節了。

    總而言之,還是希望台灣的電影產業越來越好,無論從哪個觀點講故事,只要把持住「說好故事」的原則,看的觀眾自有公評囉!

    再次推薦KANO給所有的人!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電影] 冰雪再次帶來迪士尼奇蹟

電影名稱:冰雪奇緣
Movie Name: Frozen

典型的迪士尼電影,老梗~帥哥美女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不過無論如何,這部電影還是好看呀!

  • 大綱

故事大綱講述一個擁有冰雪魔法的公主,她因為一場意外而封閉自己,而故事背景應該可以推測是設定在北歐地區,除了裡面有個商店老闆操了北歐腔的英文外,還有一些瑞典、挪威、芬蘭的食物、場景出現,不得不佩服老美總能發揮創意從歐洲文化中卡點油、找故事線出來成為商品。可想而知的,在那麼冷的地方,冰雪其實是大家不喜歡的,這整部電影簡單來說,就是看冰雪(人們間的誤會)如何融化囉!

  • 特殊之處

之前曾參觀迪士尼手稿來台展出的展覽,在訪問史博館張館長時,他有特地要我們注意迪士尼女主角角色個性的轉變,從嬌滴滴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到2012年的勇敢傳說(Brave),很明顯可以看到即使女主角沒找到真愛,這還是一個很快樂的故事。這就是迪士尼反應當代現象的獨到之處,這部冰雪奇緣更是以姐妹情作為故事線,算是十分討喜且有新意囉!

  • 經典配角
這次電影中有兩大配角,一個是會說話的雪人Olof和超巨大的麋鹿Sven,兩個角色點到為止毫不搶戲,可說是導演、編劇超強的畫龍點睛設計呀!尤其是雪人,他實在太討喜又有趣了,好希望認識他、跟他做朋友呀!這部電影因為有了他們加了好多分。

相較起起史瑞克系列電影,我覺得迪士尼的人物畫得要可親得多,史瑞克裡面的人類會讓我覺得比較像布偶,每當看著他們,會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恐怖電影,導致那裡面故事多溫馨、好笑,我還是覺得有點怪怪的呀!

迪士尼我支持你!哈!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可是每部迪士尼電影都去電影院看呢!

  • 主題曲 Let it go!

應該大部份人都有在新聞裡看過這部影片了,不知道是否因為先看過youtube影片,所以等到看電影時,反而驚訝怎麼迪士尼也開始使用台語歌的配樂了,更關鍵的因素還是因為網友改編歌詞實在過度經典,雖然看著電影,腦袋裡都是台語的歌聲,飛上天~飛上天(台語)~~
比起過去迪士尼的音樂,這首主題曲似乎比較芭樂,但沒想到它還是得到奧斯卡最佳電影主題曲的肯定,得說是台灣的網友太有眼光了嗎?!

推薦大家有機會也看看吧!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閱讀] 用羊毛拭去人性污穢的塵土

書名:羊毛記(Wool) & 塵土記(Dust)
作者:修豪伊 Hugh Howey

台灣去年銷售冠軍應該就是這本「羊毛記」了吧!故事情節緊湊、人物性格討好、創新空間題材,可說是羊毛記成功的主因。我去年年底把這本書帶去國外出差看,花了快十天才慢慢看完,感覺雖然是本好看的小說,不過卻是草草結束。後來才知道這本書的續集也出來了,也就是塵土記,這次花兩天把它K.O.,有種終於吃完一頓飯的感覺。結果又發現,作者又寫了前傳「Shift」,不過我得說,謝謝招待~我飽啦!


  • 為誰而寫?

作者介紹的內容中,只有提到作者是因為要緬懷逝去的朋友,才寫下這系列的作品,直到他在2014台北國際書展被邀請來台灣,接受了訪問,才得知這位朋友其實是他養了9年的狗,書中幾乎嗅不出這個訊息,只有在「塵土記」中,一隻小狗穿針引線地把故事拉升拉遠,有失去過狗狗的人們,應該都可藉此感受到作者的真實心情。


  • 對於寫作的看法
作者其實很有趣,他寫書其實是因為他真的喜歡這件事,所以說銷量對他來說不是一個重點,他甚至提到如果有人盜版,他某程度還挺高興的,代表大家喜歡這本書。就像所有寫作者會遇到的,他得逼自己關掉Facebook、強迫自己每天寫12小時等,才有可能會有一本本完整的作品產出。惟勤是岸呀!施主們!


  • 大綱

描述在未來世界的一群人,因為外面世界的有毒氣體,導致人們只能住在「地堡」內,一旦被別人知道你有了「想出去」的念頭,就得穿上防護衣被趕出地堡,很詭異的一點,小說描述著那群被判死刑的人們,出了地堡後,總會老老實實地拿出預先準備好的羊毛布,幫地堡擦乾淨望向世界的那片窗,這讓人費解的片段吸引著我拿起書本來看。

  • 寓意
在資訊越來越透明,維基解密打破政府間秘密的同時,這本書描述地卻是一群人連基本歷史、地理通通都不知道的「未來人」的故事,邊看邊會讓人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我不禁也開始懷疑,政府每天放出的消息,世界各地的戰爭與和平,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是假的?龍應台有篇散文寫到自己有天夜裡驚醒,一股腦的憂愁撲面而來,因為學歷史的她,赫然深刻地體悟到「歷史是贏家寫的」,偏偏專研一輩子的她別無選擇,只能緊抓住這些似是而非的文字。

人民的時代來臨,素人也能出頭天,不過我看到台灣這樣的社會,大多數人對於「事情的真相」不太在意,把電視媒體的短暫評論當做真理,殊不知自己成為了有心人士的道具。在這本書中,有群人寧願逃避真相,活在自己所相信的世界裡,然而這世界大部份的人不也是如此嗎?!烏克蘭、中國昆明的恐怖事件,早就被奧斯卡男女明星的光彩給遮住,小說只是反應了現實,「自欺欺人」一向都是大部份的人的選擇。


同場加映:奈米獵殺(Prey)
我敢保證這本書絕對是激起作者創意的一大來源,裡面有個重要的梗簡直如出一撤,太像了!這個巧合(或抄襲?!)在看完兩本書就能了解。我個人還是推崇天妒英才的Michael Crichton,他太多的作品都是原創與經典呀!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閱讀] 旅行的力量,看見世界與自己的高度

書名:旅行的力量
作者:澤木耕太郎
出版社:馬可孛羅
雖然這本書在2012年就出了,身為澤木迷的我卻汗顏拖到最近才看,一讀之後,久久無法自己,除了旅遊魂再度被喚醒外,更驚覺與澤木許多人生經驗的巧合。

澤木耕太郎寫的《深夜特急》系列共三本書,影響了包含我以及許多亞洲的年輕人,也因為《深夜特急》旅遊作品實質上改變了好多人的生活,零零總總各項問題,讓澤木終於集結了旅行相關文章,出版了這本書來與大家分享自己對於「旅行」的各種想法,更說明了「旅行的力量」。

對於我來說,讀完這本書最大的發現,驚訝地發現讀過他的書的我,其實早已默默地被澤木所影響而不自知,與他之間些許的巧合更覺得趣味,列點與大家分享:

1. 第一次與外國的接觸

我第一次出國是在國小畢業時,全家人一起跟團到沖繩去旅行,而澤木自認自己與外國的第一次接觸,並非實際「踏上」南韓的經驗,反倒是自己到沖繩的「與那國島」訪問臨海的海底遺跡時,看到「臺灣」山脈那份超越預期的感動,第一次感受到「外國」的存在。

2. 報導文學

我最近在部落格有個主題為「My Generation」,希望把我這個世代勇敢逐夢、築夢的年輕人的故事寫下,提供給已經出社會的人來自勉之,最重要的,也是希望能鼓勵學子們,如果想要擁有何種未來,已經有些前輩走過的路可以參考,他們可以更快培養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
無獨有偶的,澤木年輕時出版的「年輕的實力者們」,就是訪問了當時12位日本知名年輕的成功人士的故事,他也藉此樹立了自己在「報導文學」上的地位與職涯方向。
已經起步太晚的我,寫作應該只能當興趣(感謝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妳),但大概在前年,我就發現自己在寫作上,其中「報導文學」讓我最敢興趣,因此也不斷地創造更多的機會來磨練之。

3. 蠟筆小新
我的赤子之心(真是大言不慚 XD)和愛開玩笑的個性,也許可出自從小把《蠟筆小新》當作聖經(是的,我曾擁有全套)的我,雖然在高中、大學時期,腦袋中「啪」的一聲,突然完全失去那對那漫畫的興趣,還把它們都送人了,但不得不說,《蠟筆小新》對我的影響實在不小。
澤木在分享自己簽書會的點點滴滴時就提到,一位小學生書迷同時愛《深夜特急》與《蠟筆小新》的趣聞,這不就和我一樣?!好奇這現象是不是非常普遍呢?!


澤木在這本書中,一一介紹自己從國小、中學到大學時期的獨自旅行,也深刻分析這些旅行對於自己的成長與影響,可以清楚得知澤木之所以成為這樣的旅行者,勇氣、家長放手、興趣是其中的決定性因素。

就我觀察,臺灣人和日、韓兩國旅行者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我們非常偏向「集體」旅行(兩人(含)以上),沒錯,現在包含我的身邊朋友,已經有不少都已擁有獨自旅行的經驗,但即使這些旅行者實際上是「獨身旅行」,其實大部份情況,也許都是「被迫」的。之前高橋步的Love & Free》一書中,同樣也有提到他觀察中國人(我將其衍生為所有華人)最害怕的事便是「孤獨」,然而,「孤獨」卻是一個人心最平靜、最清澈,也最能聽到自己聲音的時候,這點對於忙碌的現代人更為重要,也因此對於台灣人來說,藉著「旅行」來訓練「孤獨」應是非常好的辦法。

我的偶像澤木,在這本書中留下許多精彩佳句,列出幾句與大家分享,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已經迫不及待再把這本書好好地看一遍了。
  • 真正知道的,就只是未知
  • 從大眾公車窗口看到的風景成為映照出自己的鏡子
    • 一個人搭乘公車時,眺望著窗外的風景時,各種思緒會毫無脈絡地浮現又消失,一旦陷入思緒中,窗外的風景變成了鏡子,會有一種好像在眺望自己的感覺。
  • 『移動』對描述旅行的遊記而言應該是必要的條件,但因為『移動』而具有價值的旅行並不多見,重要的是隨著『移動』而被捲起的『風』。
  • 「旅行沒有教科書,教科書得由你自己去作。」
澤木在書中,另外也分享了他出版《深夜特急》一書一路上的小故事,像是一些讀者們的難忘回饋,其中一位讀者在簽書會,特地和澤木說:「固然出書的人有其理由,但也請考慮到讀者的狀況。」乍看之下極為失禮的行為,其實是因為這位讀者當時看了《深夜特急》的第一、第二本,於是辭職展開旅程,就在他要開始再次認真工作時,澤木出了第三本書,讓這位讀者不免小小的抱怨一下,可看出被奉為日本背包客聖經的《深夜特急》魔力有多驚人。

書中還有好多的故事,都是在結束澤木歐亞大陸旅行後,澤木累積多年的心得,非常值得一看。澤木於一開始就送給所有旅行者一句話:「不要害怕!但要小心。」我也將其作為本文的結語,送給自己與所有熱愛旅行的朋友們。

[閱讀] 人本~不打小孩的國家

書名:愛的手冊 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
編著/出版:人本教育基金會
由人本教育基金會成立的森林小學(森小),從我小時候就有聽說過了,這「森林」一詞聽起來好魔幻,直到最近有位新來的同事,分享自己過去曾是森小老師的經驗,才讓我對於人本與森小有多些認識。

從一些網路、書籍資料,我大致上得出人本的中心思想,其實就是把孩子當做一個「人」,這個意思是身為成人,無論你是家長或教育工作者,對於成人和孩子於本質上的尊重都必須一樣,也就是說我們有時候要幫某個成人「留情面」,同樣地,我們也必須以同樣方式來對待孩子。這個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非常難。

這本「愛的手冊」,裡面主要是把家長當作主要的對談對象,舉出相當多的例子說明,為什麼「打小孩」是不對也不應該做的事,套用上一段的概念,也可以說,你不可能隨便去打一位成人,為什麼卻會打自己的孩子呢?

這本書先用理論的方式,講述家長或老師教訓(包含口語與肢體)孩子的心理大致上為何,像是有些家長會說:「我是為了他們(孩子)好」或是「我要讓他/她知道這樣做不好或很危險」等,從書的剖析都能一一說明家長思考謬誤之處,值得同好或家長參考。

這本書還有幾篇是由森小朱校長分享的概念,其中一個也是我們大部份人會遇到的,就是在公眾場合看到某些家長在公然教育自己孩子時,身為旁觀者應該要怎麼做。
我猜大部份華人都會和我一樣,認為這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如果不是動手地太誇張,我們應該就是袖手旁觀即可。不過,朱校長卻認為積極介入是我們所有人應該做的事。今日有許多說法,都已經證明童年時期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發展,當這個孩子被公開修理時,他/她內心早已受傷,與父母的疏離感更是不用說,如果我們介入是以安慰孩子的方式,或是和家長好好溝通說明,有時將能造成一些緩和的效果;然而,可想而知,有些「丟臉當生氣(台語)」的家長,反而會突然咒罵起我們這些愛管閒事的人,甚至這家長會轉頭拉著孩子就走,口中還喃喃自語地說著:「我們不要理這個神經病。」朱校長說,其實此時我們已經成功地「阻止」這段教訓孩子的行為,還讓這個家庭還突然同仇敵愾了起來,無論如何,她相信這家長下次要教訓孩子前一定會三思,這樣對於這個孩子的發展絕對是好事。相較之下,能幫到孩子,我們短暫的丟臉又如何呢?還真的挺有道理的!

教育是百年樹人,越接觸越發現這領域的微妙之處,歡迎更多同好一起分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