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閱讀] 最真實的海外印度人生 - 畢格華斯先生的房子

書名: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 (A House for Mr Biswas)
作者: V.S. 奈波爾 (V.S. Naipaul)
翻譯:穆卓芸

奈波爾這位生長於千里達(Trinidad)的印度籍作家,之前已經介紹過他寫的大河灣》,這次端出他的最獲好評的作品《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和大家分享,看完這本有點自傳意味的小說,更能深刻認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洞悉人心的深厚功力。


  • 印度人的英文

印度人崇拜英國文化,這點從與台灣被日本殖民因而崇日可見一斑,不過印度被殖民前其實是一個個的藩國,直到從殖民者手上獨立後,印度才第一次變成一個國家,從我接觸過的印度朋友或寶萊塢電影中,都可以看到「英文」相較於印度的語言是較高貴的語言;從這點來看,就很可以想像印度的學生如何自然地把「英文」變成學習、生活的一部份,一位朋友就曾提過,她剛到國外唸書時,一開始覺得印度同學的腔調很難懂,但直到慢慢熟悉並理解這腔調時,她發現他們使用的詞彙之「精確」程度令人折舌,這也難怪這位在印度家庭長大的作家,用「英語」就像母語般熟稔,還拿自己的英文小說(他其實只寫英文作品)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 男女不平等

最近幾年,印度的強暴、霸凌女性的新聞深化世界其他地方人民,對於這泱泱大國男女極度不平等狀況的憤慨;然而從這本小說中,作者用了大量家庭中成員的對白鋪陳,很清楚地這些國外自稱的「衛道者」,他們還有很多要學。

之前就曾聽過,印度傳統文化認為結婚時,僅有女生需準備嫁妝,這嫁妝常常也變成窮人家沈重的經濟負擔,更有一些女性因為嫁妝不足的問題,被父親性侵或被婆家虐待、殺害等;印度一省的政府遂即通過一條法案,要求女性嫁妝不得超過一個「扁擔」,立意良善的政策卻獲得一面倒的負評與抗議,其中最反對的人不是別人,就是女性,她們憤慨地罵政府說「自己的價值」應該更高!

小說中描述如同華人大宅門的故事,身為婆羅門(印度階級最高)畢斯華斯先生陰錯陽差入贅進了從印度移民到千里達的大戶人家,從畢斯華斯的眼,一幕幕荒謬的故事上演著,一些婦女因為被先生揍,反而在家裡的地位提高了,幾乎所有家庭女性成員都會有種「成就家裡男性成員」的潛意識,有時甚至還炫耀著與有成就的家庭男性成員「熟不熟」的程度;總的來看很像場鬧劇,不過看完之後卻能更了解印度人的想法與邏輯。


  • 看華人社會

台灣的漢人是華人,對,不要在意識形態鬥爭了,承認吧!我們真的和中國大陸人一樣是一奶同胞,很多文化特性都相同;這本小說也透過印度人的眼,描繪出他們心中的華人樣貌,有一段特別好笑,大宅門因為戰爭的關係而食物短缺,這時家裡的大家長要他們去學「什麼都吃」的華人吃東西,於是他們砍竹子加入咖哩,還把鳥巢拿來煮湯,因為他們根本地誤會我們華人吃的竹筍和燕窩;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在人格特質的描寫上,都能看到外國人對於「華人」的看法為何;站在文學巨人的肩膀上,會發現台灣社會一直再吵的種族議題其實是個笑話,仔細來看,這完全是政治人物的炒作呀!


看著諾貝爾獎得主的作品,更佩服這些作家無與倫比的觀察洞悉能力,非常開心認識了這位作家的作品,很多人說海外華人因為遠離家鄉,反而在某些程度上保留了「更純正」的中華文化,我覺得同理,如果要更了解印度文化,奈波爾的作品絕對是首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