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閱讀] 人本~不打小孩的國家

書名:愛的手冊 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
編著/出版:人本教育基金會
由人本教育基金會成立的森林小學(森小),從我小時候就有聽說過了,這「森林」一詞聽起來好魔幻,直到最近有位新來的同事,分享自己過去曾是森小老師的經驗,才讓我對於人本與森小有多些認識。

從一些網路、書籍資料,我大致上得出人本的中心思想,其實就是把孩子當做一個「人」,這個意思是身為成人,無論你是家長或教育工作者,對於成人和孩子於本質上的尊重都必須一樣,也就是說我們有時候要幫某個成人「留情面」,同樣地,我們也必須以同樣方式來對待孩子。這個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非常難。

這本「愛的手冊」,裡面主要是把家長當作主要的對談對象,舉出相當多的例子說明,為什麼「打小孩」是不對也不應該做的事,套用上一段的概念,也可以說,你不可能隨便去打一位成人,為什麼卻會打自己的孩子呢?

這本書先用理論的方式,講述家長或老師教訓(包含口語與肢體)孩子的心理大致上為何,像是有些家長會說:「我是為了他們(孩子)好」或是「我要讓他/她知道這樣做不好或很危險」等,從書的剖析都能一一說明家長思考謬誤之處,值得同好或家長參考。

這本書還有幾篇是由森小朱校長分享的概念,其中一個也是我們大部份人會遇到的,就是在公眾場合看到某些家長在公然教育自己孩子時,身為旁觀者應該要怎麼做。
我猜大部份華人都會和我一樣,認為這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如果不是動手地太誇張,我們應該就是袖手旁觀即可。不過,朱校長卻認為積極介入是我們所有人應該做的事。今日有許多說法,都已經證明童年時期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發展,當這個孩子被公開修理時,他/她內心早已受傷,與父母的疏離感更是不用說,如果我們介入是以安慰孩子的方式,或是和家長好好溝通說明,有時將能造成一些緩和的效果;然而,可想而知,有些「丟臉當生氣(台語)」的家長,反而會突然咒罵起我們這些愛管閒事的人,甚至這家長會轉頭拉著孩子就走,口中還喃喃自語地說著:「我們不要理這個神經病。」朱校長說,其實此時我們已經成功地「阻止」這段教訓孩子的行為,還讓這個家庭還突然同仇敵愾了起來,無論如何,她相信這家長下次要教訓孩子前一定會三思,這樣對於這個孩子的發展絕對是好事。相較之下,能幫到孩子,我們短暫的丟臉又如何呢?還真的挺有道理的!

教育是百年樹人,越接觸越發現這領域的微妙之處,歡迎更多同好一起分享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