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閱讀] 崩世代 - 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書名:崩世代 - 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作者: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
這本書是我過去幾年看過最恐怖的一本書。

一開始的「前言」,作者就用問句寫著:「二十年後,這是你想看到的未來嗎?」2030的未來可能包含了「大量失業」、「貧富懸殊」、「人口衰減」、「國家破產」、「種族衝突」等現象。其實不用等到16年後,今日的世界就可看到除了人口衰減之外其他四項令人擔憂的未來樣貌。作者再接著說,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他們是杞人憂天,不過一個個數據和發生在身邊的現象,不得不相信這讓人毛骨悚然的未來正一步步逼近著我們。

節錄書中幾個難忘的段落與大家分享:

1. p.56: 新自由主義一向是財團生存及擴張的溫床,在「市場至上」的保護傘下,自由化、解除管制及私有化逐漸成為新興國家的主要經濟政策。在建構資本流動便利、金融投機自由、民營化商業模式的市場運作環境的同時,也迫使各國對勞動、稅制、環境開發等原有保護政策予以退讓,於是有利於財團擴張的溫床在國家制度的主導與支持下,一步步被建構成型。

心得:從扁政府到馬政府,兩人最主要的經濟大方向,無不就是「新自由經濟主義」。這也不意外,一向台灣內閣中多半留美,老美怎麼做,我們大概也就亦步亦趨地跟著。簡單來說,推崇「新自由經濟主義」的政府,就他們的立場,他們是「真心相信」,開放給財團賺更多的錢,這些財團應該就會創造更多、更優質的工作給台灣人民,可是稍微看一下台灣過去幾年的薪資增長幅度,到底這些作為是否是「真心換絕情」,一切都清楚不已了。


2. p.64: 「經濟至上」的政策迷失。 成長落入誰的口袋?
政府帶頭鼓吹崇拜經濟成長,舉國上下都成為GDP的堅貞信徒,近十年來,台灣的GDP從十兆增加至十三.六兆新台幣,成長幅度超過三成,但實質薪資卻長期停滯,令人納悶,明明有經濟成長,為何就是不見膨脹?

心得:最近的向日葵學運,學生不斷呼喊退回服貿,追求民主與正義,其訴求和上述概念不謀而合,參與活動者,無不擔憂繼續一昧追求「經濟成長」,所帶進的好處不但在自由經濟主義下,無法嘉惠到一般民眾,反而加劇了貧富差距。然而,從小就是在「人生勝利組」的馬總統,與他身邊多為財團主的智囊們,應該不太可能了解到這箇中道理,所以產生了「總統怎麼都聽不懂」的感覺。難怪乎「何不食肉糜」的無腦政策不斷發生著...


3.不公平的稅制:
心得:書中舉了很多例子,大致上算出這些科技業的業主在補貼之後,其實稅率比我們這種最低薪資級距的小民們還低,而在每次選舉,政府不斷提出新的經濟政策,令人難過的發現,政府想到的也充其量只是繼續輔助這些「曾經」帶領經濟成長的電子業;大家還記得兩兆雙星嗎,記得取笑說現在面板產業早就變成兩兆傷心了,無知的台灣民眾,您們知道我們的稅就這樣投入水溝中了嗎?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可以分享,大家聽過「國安基金」嗎?這錢是由「郵政總局、勞退基金、公務員撫卹基金、壽險工會、產險工會」所組成,近年的股市崩盤,政府馬上用這筆錢去買主要幾個科技股,奇怪了!那不是我們未來退休的錢嗎?你現再拿去買這些可能「沒未來」的股票,到時如果這些公司證實是扶不起的阿斗後,我們退休的錢誰來還我們呀?而得利的到底是誰呢?說這政府劫貧濟富是再清楚不過了...


4.再講下去我會做噩夢的政府舉債:
蔣經國借錢來做的十大建設,的確帶領了經濟奇蹟。我們看到蔣經國時代,一個個合理但有長遠規劃的經濟政策;反觀今日的政府,一次會議中,惹得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不客氣地說:「(財政)部長說降稅使經濟成長率大幅成長,這是誤導!」他繼續補充,台灣租稅負擔率只有百分之十一點九,是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用膝蓋想都知道這樣的財政無法永續!」

細節我就不多說了,仔細看看國家近幾年借的錢,很難不開始擔心,到底我們下一代到底要怎麼還世界錢呀?!


5.虛幻的社福政策:
「祝你好孕」,想出這句話的人得到臺北市政府的一百萬獎金,以為補助生育大家就會想生孩子,這乍看似乎直覺的政策,其實真是太不了解人性了,難道今日的年輕夫妻會因為政府有補貼就決定生孩子嗎?當然是考量到孩子未來的生活、托嬰、健康保險、國家未來等因素;我得老實說,過去十年來,很清楚看到政府無不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什麼時候我們才可能走出民主惡鬥的陣痛期,好好地找出能提出對國家好的政策呢?!


「改變,就從我們開始!」
上面講了好多好恐怖,令人心灰意冷的言論,但書的最後,作者仍鼓勵民眾站起來,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心聲,讓政府、其他人都能有不一樣的想法刺激,從最近的學運看來,台灣的社會正在進步,正在往那條康莊大道走去。

我再次聲明,我不贊成「新自由經濟主義」,因為我不相信既得利益者會拿出這些好處分給我們,唯有我們能選出更有智慧的政府,將這些財團們欲擒故縱,我們才會有更好的未來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