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資產迅速增加,藉著便宜的勞力與諾大的國內消費市場,近年來,中國已經從生產大國變成消費大國,更是外商搶佔灘頭堡的最重要戰場;而一飛沖天的經濟,在鼓勵跨國企業的自由經濟主義,以及共產思想下的人治交相編織之下,使得有人說,中國其實才是資本主義最佳試驗場,巨大的M型社會儼然而生,在出國一擲千金的土財主形象之下,大部份的人們仍兢兢業業地為著一口飯努力著。
- 兩百年前就開始的海外打工潮
21世紀的今日,華人的海外移民潮仍繼續,幾年前到埃及自助旅行時,在紅海岸的Dahab有間中國餐廳,裡面有個打工仔是位才19歲的中國東北青年,他當時相信非法仲介公司的花言巧語,沒想到一下飛機才發現自己到了沙漠,而因為仲介費用高昂,加上他算是非法滯留埃及,也導致他無法回國,在每個月打回家的電話中,還得讓擔心的父母認為他其實過得不錯,以避免他們的擔心;同樣的故事,不,也許更悲慘一些,也可從西班牙記者所寫的「中國悄悄佔領全世界」一書讀到;中國為了資源,由政府主導的開發大非洲計畫,打破所有國際援助慣例,不再考慮能力建構的問題,完全由中國人設計、執行、建造如水庫的重大建設,而相關善後與維護工作,就由非洲人自求多福了;但也因為如此,中國大公司需要大量的人力,他們回到中國開始招聘,巨大的M型社會中被犧牲的那一群人,為追求更好的生活,仍硬著頭皮申請、離家到非洲去,但有些缺德的商人,讓中國工人們被自己國人欺騙、虐待的悲慘故事,到現在都還在發生當中。
- 團結的諾魯中國人
初來島上的中國人,給人請一個月可領到500澳幣(約合14,500台幣),但他們每天得工作12小時,且每「年」僅在大年初一放假一天,另外從中國來這裡的機票,也至少要他們以自己四個月的薪資來付,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會做上兩到三年才可能回國;當地物價如此之高,無論開餐廳或是雜貨店其實是非常難賺錢,但中國人如是當老闆的,竟然可以每年存到上萬澳幣寄回家,箇中的妙招就出在中國人的團結;他們全部串聯起來向中國訂貨,每次貨櫃一到,再由大家平攤運費與貨物,這樣一來,包含部分乾貨、食材,甚至可以用當地價格的兩成就取得,諾魯人根本無法與中國人競爭。
- 諾魯政府的逆襲
而我來諾魯要推廣的微額貸款,中國人其實就是整個幫助諾魯人的創業計畫中,最大也最待客服的挑戰。
- 華人傳統 v.s. 現實
然而之前有位中國人在當地病逝,落葉歸根是華人最重視的一件事之一,將遺體運回國內的費用是天價,但所有中國人仍自願樂捐,終讓自己的同鄉得以回到自己真正的故鄉。
- 華人,文化的連結
前面有提到,大年初一中國人幾乎都是休息的,當地有一個小型的舞獅隊,就會趁這天到處去要紅包,第一站就是我們的大使館,只要是那天外交官們有上班,他們也還是會遵照傳統給他們紅包,在這種喜慶的時候,不分敵我,我們都是慶祝新年的開心華人。
註:在這篇文章裡,在使用「華人」、「中國人」、「台灣人」時,我是有特別注意的,因為想強調我們是民主的「台灣」而不是共產「中國」,但這些政治意識或字眼,其實還是騙不過我們一般老百姓大都有的華人血統呀!很想要跟對岸的政府說,我們互相尊重,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