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我想成為一位好老師

繼今年二月到學校工作後,九月開始的新學期,我將開始正式教學,其中包含一週一堂的高一經濟學,還有一週三次、每次90分鐘的人文社團課,社團名稱為「記者培訓課」;這個社團是結合「英文寫作&閱讀」與「校刊社」而生出來的課程,我更希望能透過這堂課,訓練孩子們的「思辨力」,目前我準備的題材除了媒體素養、新聞採訪與寫作、提問法、台灣幾位記者的回憶錄之外,還將一併把「報導文學作品」、「東西方哲學思維」的元素置入。 
如此遠大的目標,該怎樣才能做到呢?!

  • 先成就自己吧!
八月歸隊後的一場教師研習上,講師突然感性地講到,大部份擔任老師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學習』這件事原則上都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再加上教師培訓過程與工作的穩定性,讓許多老師習慣處於舒適圈中,如此一來,教師又該如何去鼓勵孩子們突破自己的極限呢?!

這也可以從思考「教師對於孩子們的意義究竟為何?!」開始說,那位講師認為,教師的意義就是在「成就學生」;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潛力、自己的目標、自己的學習節奏、學習到如何學習,為接下來幾十年的燦爛人生打好基礎,要能做到如此,前提是教師們必須先「成就自己」。

她提到「環遊世界」,就可是「成就自己」的一個方式;無論如何,唯有當老師們也去體現這件事,才能以身教讓孩子們了解到「如何去成就自己」。

根據這一點,我可否說,我比大部份老師...還稍微離那目標近一點勒... 
  • 越準備,越感到不足
上學期雖然與兩位夥伴,做了一學期的週末留宿課程,但那當中的課程大多屬於「一次性」的課程,而這學期排進課表中的課程,則需考慮到「知識堆疊」的邏輯性與有效性;換句話說,過去我雖有些演講經驗,但這些頂多兩小時的演講,我只要能確保聽眾在這兩小時過得愉快,有被笑話逗笑,到底聽眾有沒有學到什麼東西,這一向無從考證;然而,上這類的正式課程卻是顛倒的,我的聽眾(學生),到底有沒有學到東西,或從課程中激發他們更深的反思,反而成為重點。

除此之外,課程內容的嚴謹度也要大幅上升,過去學過似懂非懂的概念,這以「好老師」的標準都已經完全不夠,藉著重新拾起經濟課本,我才再次面對當時考試應付過關的自己,而為了能讓將教材有更好的融會貫通,我也卯足了勁再去重新讀好幾次,還找了十幾本相關書籍來看,可是越準備,卻發現自己信心越弱,因為還有好多東西不熟悉呀....更別提世界瞬息萬變,我要如何能讓孩子做好準備呢?!

幸好,同樣一位講師也提到類似的心境,她認為「感到自己不足」是件好事,而且這代表了老師們正在不斷進步中,而如果在課堂中被學生問倒,除了讓學生感到老師與他們並沒多大差別之外,在與學生一同尋找答案、真相的過程,更是最好的學習(教學)方式之一,聽到這點,好像心裡有比較放鬆一點... 

  • 義無反顧地衝啦!
上次去看電影,遇到了一位上學期留宿的難纏孩子,暑假過了大半,他看起來心情不錯,還主動和我聊了一下,後來我回想這件事,心中有股開心與成就感撮合著,是呀!這就是當老師最棒的事情吧!看到孩子一點點的小進步,真的是全世界最令人開心的事呢!

選擇了這條路,學校也願意給我更多的機會,還有這學期開始華德福師培,都將是我成長的養分。我會不會成為一位好老師呢?!我希望,更重要的,我將義無反顧地衝了!GO!!

1 則留言:

  1. 看來,『當老師』也是你實現慢慢改變社會的一種潛移默化的方法。
    可是...我怎麼還是期待你演講時、私下時“練肖話”的幽默呢?哈哈~
    台東見吧!我今年也想去台東再次體驗跨年的原住民風^^

    回覆刪除